组号
1
2
3
4
5
6
7
硫酸铜浓度/ (mmol·L-1)
0
0.001
0.01
0.1
10
100
产氧速率/
[mL·(30 s)-1]
42
43
36
21
45
37
23
40
35
24
产氧速率平均值/ [mL·(30 s)-1]
43.3
41.7
22.7
6.7
2.3
酶相对活性/%
96.2
83.1
52.3
15.4
5.4
组
别
甲中溶液
(0.2 mL)
乙中溶液
(2 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s
50s
100s
150s
200s
250s
Ⅰ
肝脏
提取液
H2O2
溶液
9.0
9.6
9.8
10.0
Ⅱ
FeCl3
0.3
0.5
0.9
Ⅲ
蒸馏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实验结果表明:PPO的活性对pH值的变化较为敏感,在pH=时最高。
②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在(填“偏碱性”或“偏酸性”)的环境下操作以有效抑制PPO活性,延缓酶促褐变。
③若进一步探究PPO的最适pH,应在范围内设置pH梯度。
④提取和保存粗酶液时,科研人员在低温下操作的原因是。
①图3-2是底物或不同种类抑制剂对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请在图示方框中标出“A、B、C”3种类型。
②研究发现,L-半胱氨酸含有的特殊基团可以结合PPO上的铜,或取代组氨酸残基。据此可判断,L-半胱氨酸通过改变酶的而使酶的活性降低,属于酶的抑制剂。
③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化学物质对PPO相对活性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据图可得出结论:。
实验材料: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试管、蒸馏水、缓冲液、淀粉溶液等。
①分别将红、白粒小麦种子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
②取多支试管,分成A、B、C三组,在实验组A组中放入0.5mL红粒小麦提取液,在B组中放入0.5mL,在C组中加入0.5mL。
③分别在三组中加入1mL缓冲液和1mL淀粉溶液,室温下反应适宜时间后终止酶促反应,加适量显色。
④观察颜色变化并做记录。
组别
A
B
C
显色结果
+++
+
+++++
(用“+”表示颜色深浅,其数目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组别是(填字母);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高/低)。
第一步:向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第二步:甲试管加入适量清水,乙试管加入,丙试管加入(实验组),三支试管在37℃的环境下保温;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酒精浓度(具体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预期结果及结论:当时,说明解酒药X的关键成分不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当时,说明解酒药X的关键成分有可能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底物
RNA组分
-
蛋白质组分
低浓度Mg2+
高浓度Mg2+
产物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
观察细胞质流动
先用低倍镜找到特定区域的黑藻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
pH 相对活性 酶
9
11
M
0.7
1.0
0.6
L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