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⑦
⑪
3
①
③
⑤
⑧
⑩
4
②
④
⑨
(1)11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2)①②⑤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3)②③④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元素⑦的氢化物电子式为,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②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①和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⑧⑨⑪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某同学在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系列实验。
Ⅰ.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 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B. 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C.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D. 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E.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F. 生成白色沉淀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⑤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1)请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E)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足量同浓度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较多的是,该反应中转移0.4 mol电子时,生成气体的体积为L(标准状况)。
(2)上述实验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有。
(3)实验⑤、⑥说明Mg金属性强于Al的理由是。
(4)此实验的结论是。
Ⅱ.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5)硅是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半导体材料,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6)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非金属性C > Si,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仪器A的名称为。
② C中试剂为。
③ 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请说明理由。
a.HCl的溶解度比大
b.HCl的酸性比强
c.HCl的稳定性比大
d.还原性:
e.HClO的酸性比弱
f.与铁反应生成 , 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g.能与反应生成S
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KBr溶液的棉球变为橙黄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向A中通入少量Cl2充分反应后,静置A中液体为橙黄色,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试管中的CCl4层变为紫红色。
①上述(选填“甲同学”、“乙同学”或“两位同学”)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Cl>Br>I。
②除了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下列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有。
A.Cl2、Br2、I2的熔点逐渐升高 B.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W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U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R
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
T
M层上有6个电子
X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Y
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完成下列空白(涉及W、U、R、T、X、Y、Z时,用元素符号表示):
a.Y的单质与活泼金属反应时得到的电子比Z的单质与活泼金属反应时得到的电子多
b.Y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沸点高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
①闭合后,电极上区域的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断开闭合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③当电流计指针不再偏转时,溶液中化合物乙的浓度。(填“”“”或“”)
元素
相关信息
A
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B
焰色反应为黄色
C
-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D
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a.常温下,两种单质的熔点不同
b.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
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于C
d.C的原子半径大于D
①反应生成HCl气体的质量为,转移电子的总数为。
②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溶于127mL水中,得到密度为1.20g•mL-1的盐酸,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