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2(g)+O2(g)=2H2O(g),△H=-Q2kJ•mol-1;
2H2(g)+O2(g)=2H2O(l),△H2=-Q3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①
②
③
则反应的为
反应Ⅰ: kJ⋅mol
反应Ⅱ: kJmol
保持100kPa不变,将与按2∶1体积比投料,并用稀释,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得、与的体积分数如题13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13图
则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探究CH3O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
Ⅰ.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③: 。
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实验测定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 ________。
(2)其中纵坐标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________(填“甲”或“乙”)。
(3)图乙中T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__。
(4)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填标号)。
(5)我国学者提出“反应①”的反应机理(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如下图所示,其中过程b中含碳物种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Ⅱ.以乙烯气相水合反应生成C2H5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④: ,
(6)下图是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①图中压强(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②若p1=8.0 MPa,计算A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又知:
则的。(用a、b、c代数式表示)
Ⅰ.设为分压平衡常数(用分压代替浓度,气体分压总压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50℃、101kPa下,将足量的、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再充入已除去的干燥空气。假设只发生如下反应,已知达平衡时两者分解的物质的量比为。
(1)①平衡时,。
②平衡后,用总压为101kPa的潮湿空气[其中、]替换容器中的气体,50℃下达到新平衡。容器内,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Ⅱ.反应中产生的可以以Bi为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实现电催化还原,两种途径的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数字表示微粒的相对总能量。
(2)电还原的选择性以途径一为主,理由是。
Ⅲ.还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制甲醇,其总反应可表示为:。向另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和物质的量的比为投料,在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测得平衡转化率、和CO选择性[转化的中生成或CO的百分比,如:选择性]随温度、压强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图3所示:
(3)①图2中,240℃以上,随着温度升高,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而的选择性降低。分析其原因:。
②图3中,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分析其原因:。
(4)合成的甲醇可利用和CuO纳米片(CuONS/CF)作催化电极,进一步制备甲酸(甲酸盐),其电化学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电解过程中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有1mol通过质子交换膜时,则该装置生成和HCOOH共计mol。
Ⅰ.
Ⅱ.
总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组分
物质的量分数
0.04
0.32
0.50
0.08
①下列措施中一定能提高平衡产率的是。
A.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B.移除部分CO C.向体系中投入少量CaO D.恒温恒压下通入Ar气体
②用各组分气体平衡时的分压代替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600℃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MPa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①根据上图写出水解制氢的离子方程式。
②气体条件相同时,测得平均每克催化剂使用量下,浓度对制氢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已知浓度较大时,NaB(OH)4易以形式结晶析出。)分析质量分数超过10%后制氢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
Ⅲ.
A. B.
C. D.
已知:的平衡转化率 , 的平衡产率其中纵坐标表示平衡转化率的是图(填“甲”或“乙”),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图乙中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
写出该历程中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键
键
436
946
391
氨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 则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
则反应的(用、表示)。
若平衡时溶液的 ,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已知:
C3H8(g)+5O2(g)=3CO2(g)+4H2O(g) △H=-2043.9kJ/mol
C3H6(g)+9/2O2(g)=3CO2(g)+3H2O(g) △H=-1926.1kJ/mol
H2(g)+1/2O2(g)=H2O(g) △H=-241.8kJ/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6H12O6(g)= C6H12O6(s), △H2
C6H12O6(s)+6O2(g)= 6H2O(g) +6CO2(g), △H3
C6H12O6(g)+6O2(g)= 6H2O(l) +6CO2(g), △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