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同一植株上选取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照下进行较长一段时间后,用手分别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两个烧杯中的现象,实验现象说明了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丙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由于图丙中的生理过程(填字母)产生的。

(3)从图乙可以推理出,一天中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

(4)若要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请你在实验前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考点】
植物的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图甲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并写出判断依据

(2)乙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

(3)“碳足迹”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人们消耗的能源越多,“碳”耗用就多,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多,就要通过种树来补偿,这是因为树能通过吸收二氧化碳。科学家测算1棵杉树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5千克,图丙是电能消耗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图。小塘家里空调的功率为2400瓦,假设他家在一年里使用空调的总时间为500小时棵杉树来补偿“碳足迹”。

(4)如图表示吸收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传统方法。反应器中,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在科学中有很多“通过增大表面积以提高物质反应或交换效率”的例子,如人体的肺部有数量众多的肺泡可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解答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