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 (填A、B、C)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两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
(1)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 g。
(2)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溶液。
(3)A物质中混有B物质,提纯A物质用方法。
(4)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1)P点的含义是__ 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①改变温度至℃后恒温蒸发25g水 ②加入50g℃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③升高温度 ④加入硝酸钾固体至不再溶解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7
121
126
139
KNO3
31.6
63.9
85.5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