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第一步:在水平面上铺上阻力较大的毛巾;
第二步:将小车放在水平面的初始位置(如图所示),用手向右推动小车;
第三步:待小车静止后,记录小车的初始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为s1;
第四步:为了减小阻力,依次再在水平面上更换棉布和塑料板,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测量距离为s2、s3;
第五步:比较s1、s2、s3得出结论。
(1)图中,对毛巾上末位置的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并在末位置上做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
(2)分析小明的实验步骤,同桌小花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不科学,请你说明理由;
(3)小刚则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小刚决定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棉布、塑料板,再使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小车在3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位置同一高度下滑至斜面底端,其速度大小的变化(如图所示)。观察图像,他发现3次实验图像的数据是重合的,这说明:每次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是的(只填字母:A“相同”、B“不同”或C“无法判断”);
(4)小刚继续采集小车从斜面底部滑行至静止时,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分析该图像:
①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接触面上从运动到静止,速度的减小量(只填字母:A“相同”、B“不相同”或C“不确定是否相同”);
②因此,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③小刚进一步思考:倘若小车所受的阻力继续减小,图中点A与坐标轴原点O之间的距离就越(只填字母A“近”、B“远”或C“不确定”)小刚推理,若小车所受阻力减小为0时,请在图中做出小车的从斜面底部开始,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