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实验的原理是;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
(2)经测量s1=0.9m,s2=0.4m,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沿斜面向下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猜想一: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斜坡和水平面间的夹角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将、两个木槽在点处平滑连接。实验中多次改变并测出夹角、 , 然后将甲、乙两滑块从木槽上由静止释放,测量出滑块冲上木槽的距离滑块中心到点的距离分别为和 , 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夹角
实验中甲、乙两滑块质量相同不相同 , 每次应将两滑块从处释放。
第次实验中测量时刻度尺和滑块的位置如图乙,则表格中应填入点在“”处。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猜想一是的。
用上表数据分析猜想二,序号为的数据为无用数据,分析其余数据,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物体的高度一定时,斜坡和水平面间的夹角越大,物体滑行距离越远。
基础设问:
能力设问:
拓展设问:
实验次数
木块放置方式
小车运动的路程s/m
小车运动的时间t/s
小车运动的速度
1
立放
0.5
1.0
0.50
2
侧放
2.0
0.25
3
平放
4.0
0.125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坡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B.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①以上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填写字母)
②计算该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是:;
③如在将系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中间留有空隙,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偏(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