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史实)
629年-646年
玄奘西行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统治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唐玄宗统治前期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742年-753年
鉴真东渡
821年-824年
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描绘了什么情景?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试举两例唐朝时对外交往的事例。
(4) 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至少2点)
唐宋元时期,国家在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呈现出大国的气度。某校七年级(1)班围绕相关内容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史论结合——阐述对外交往】
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任务二 【再现历史——展示政权并立】
如图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任务三 【加强管理——汲取治国智慧】
围绕图片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写出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隋唐时期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①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书籍
②玄奘前往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建筑知识
材料一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二
唐 韦贵妃墓《乐伎图》壁画竖箜篌局部
《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材料一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十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的改进,其中有一种在耕地时可以调节耕作深度,操作灵活,适应浅耕和深耕的不同需要,既节省畜力,又减轻了扶犁农民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耕作效率;另一种形状像纺车,它随着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河里吸到高处倒入蓄水渠,省时省力。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一 唐朝的民族往来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唐穆宗时,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均体现了唐朝和哪个民族的友好往来。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友好往来的事件。
材料二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事件
在位皇帝
目的
目的地
贡献精神
唐太宗
学习佛教文化
都对唐朝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唐玄宗
传播佛教及唐朝文化
日本
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补充完整。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三 十一月,壬辰,以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为司空,无忌固辞,曰:“臣忝①预外戚,恐天下谓陛下为私。”上不许曰:“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仇不弃,魏征等是也。今日所举,非私亲也。”
注释:①忝:羞愧、愧居官位。
——《资治通鉴》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在用人方面的特点。
①马可•波罗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