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初年)匈奴争立,日逐来奔,……奉藩称臣,永为外扞(同“捍”)。天子总揽群策,和而纳(接纳)焉。乃诏有司(相关官吏),开北鄙(北方边境地区),择肥美之地,量水草以处(安置)之。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材料二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着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力排众议,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又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材料三 4世纪后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加强集权,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官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下列组图为反映魏晋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各民族交融的文物画面。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东汉初年对南匈奴采取的政策及目的。
(2)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北方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又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主要内容。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大交融”这一趋势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考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