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NaOH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2: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固体样品8g溶于10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pH=10

说明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    (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是正确的。

【拓展】

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通过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考点】
盐的性质及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某校项目化小组同学以食品包装袋干燥剂为主题开展了微项目化学习。

【认识干燥剂】

(1)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生石灰、浓硫酸、氢氧化钠……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最有可能是

【探秘干燥剂】

小明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成分(如图)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

①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500℃以上会分解为氧化钙和水。

②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在900℃左右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2)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钙,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天平称量少量干燥剂质量为m1 , 在70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其质量为m2。若样品中含氢氧化钙,则m1m2(选填“>”、“<”或“=”)。

(3)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碳酸钙,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后发现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小明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小敏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项目评价】

物质的检验有不同的方案,不同方案中所用试剂的量会影响检验的结果。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

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可用感觉器官直接判断

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可借助仪器判断

借助仪器也不能判断

(4)在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氧化钙时,小明设计的方案是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现象,这一方案的评价等级是

实验探究题 容易
2.

小金以食品包装袋干燥剂为主题开展了微项目化学习。

【认识干燥剂】

(1)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氯化钙、浓硫酸、氢氧化钠等,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最有可能是

【探秘干燥剂】

小金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

①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以上会分解为氧化钙和水。

②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在左右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2)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钙,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天平称量少量干燥剂质量为 , 在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其质量为。若样品中含氢氧化钙,则(选填“>”、“<”或“=”)。
(3)当化学药品的量很少时,实验现象可能不明显,这时就需要通过仪器来观察现象。在检验生石灰样品中是否存在氧化钙时,小金设计的方案是: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混合。为了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小金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
(4)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碳酸钙,小金取了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后发现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于是得出结论: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结合下列评价量表,对小金的实验方案和结论的评价等级是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

实验设计合理,且结论正确。

实验设计合理,但结论不正确。

实验设计不合理,无法得到正确结论。

实验探究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