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2)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3)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那么乙山顶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 。(4)如果要从A、B两处分别爬上甲、乙两山顶,则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5)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C. D. E.
读“某村平面图”,并回答问题:(1)此图可用 来辨别方向,图中A村在B村的 方向。(2)图中公路实地长度为3000米,在图上量得其长度是6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任写一种形式即可)。
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小明是初级中学的一名学生,该图是小明家附近街区图。(1) 小明家到初级中学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实地距离为500米。请算出上图的比例尺 。(2) 小明今天从家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是 。(3) 初级中学在小明家的 方向。
读“中国地图”和“京津唐地区图” 回答下列各题:(1)、上面两幅地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 地图,内容较详细的是 地图。(2)、唐山在北京的 方,唐山到北京的直线距离是 米。(3)、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是 。
根据下面AB两幅图,完成下表。
比例尺大或小
表示的范围大或小
表示的内容详或略
A
B
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丙、丁处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丙 ;丁 ;
(2)甲山位于乙山的 方向,甲山的海拔应在 米以上;
(3)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在从A点沿图中虚线登上甲山顶的过程中,山坡陡缓变化状况是先 后 。
读所给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应为1: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是 C是 D是 E是 F是 (3)A山头和B山头的相对高度是 米。(4)如果要从C到B和从D到A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容易些,判断的依据是 。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图中①路线):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图中②路线);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③路线)。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