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 21 题 ; 12人浏览 ; 高三上学期
2024-09-29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共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32分)
17. 镁(Mg)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为研究植物中Mg2+调节光合作用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 R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关键酶,在(场所)中可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
(2) 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分为两组,分别在含Mg2+和无Mg2+的培养液中培育一段时间后,进行光暗交替处理,检测两组水稻中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图1实验结果说明

②科研人员利用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两组水稻叶片R酶的含量,结果如图2。据上述结果推测,Mg2+通过提高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

(3) 进一步研究发现,叶绿体中Mg2+的浓度受光暗周期的调控,推测叶绿体膜上的M3蛋白与Mg2+的转运有关。为探究M3蛋白的转运功能,科研人员以无M3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为对照组,在此细胞中转入编码M3的基因,使M3蛋白分布于爪蟾卵母细胞膜,以此细胞为实验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检测指标

数值

I

对照组

卵母细胞置于含25Mg2+的缓冲液中一段

时间,用无Mg2+的缓冲液冲洗

每个卵母细胞内的25Mg2+含量

A

II

实验组

B

对照组

置于无Mg2+缓冲液,向卵母细胞内

注射含25Mg2+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

外部溶液25Mg2+含量

C

IV

实验组

D

结果表明,M3蛋白的功能是将Mg2+单向转运进入叶绿体。支持该结论的结果为(用A、B、C、D的关系表示)。

(4)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为解释图1实验结果,对M3蛋白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关键问题是
实验探究题 困难
18. “满箔春蚕得茧丝,家家机杼换新衣。”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为ZW型,家蚕的天然彩色蚕丝色彩艳丽柔和,比白色蚕丝更受市场欢迎。已知位于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Y是控制蚕黄色的关键基因,不含基因Y的蚕茧为白色。回答下列问题:
(1) 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SSR也不同,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科学家将纯合黄茧蚕与纯合白茧蚕杂交得到F1 , F1相互交配得到F2。科研人员扩增出亲本及若干F2代个体中的SSR序列用于确定Y基因的位置,部分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F2中的1、4、7个体表现为白蚕,其余表现为黄蚕

图中结果说明Y/y基因在号染色体上,依据是。通过进一步的基因测序进一步证明Y/y基因位于该染色体上。对家蚕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条染色体。

(2) 雄蚕较雌蚕食举少、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为培养能产黄色蚕丝的雄蚕,科研人员用γ射线照射某家蚕的雄蛹(如图甲),使常染色体上包含基因Y的片段移到一条Z染色体上(如图乙),基因Y移动后仍能正常表达。若该家蚕乙和基因型为YyZW的家蚕杂交,理论上,子代中产黄色茧个体占

   

(3) 现有一只产黄色茧的雄蚕(yyZYZ)和若干只产白色茧的雌蚕(yyZW),可通过下列步骤使后代中的雄蚕只产黄色茧。步骤1:让产黄色茧的雄蚕与若干只产白色茧的雌蚕杂交得到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步骤2:从F1中选择(填表现型)杂交得F2 , F2中的雄蚕全为产黄色茧、雌蚕全为产白色茧。
综合题 困难
19. 脂肪组织是参与能量代谢的重要组织,根据细胞构成和生物学功能不同,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BAT是非颤抖性产热的主要场所,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对幼龄哺乳动物尤为重要。BAT最早发现于冬眠的动物和婴儿中,成年动物的BAT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颈背、腋窝等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 寒冷条件下,BAT被激活,储存的脂肪被水解为。与WAT相比,BAT细胞中脂滴小而多,同时含有大量线粒体,这些特点有利于细胞高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热量。
(2) 将小鼠置于4℃环境下,小鼠体温短暂下降,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对照水平。其原因是受到寒冷刺激,产生信号并传导至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完成信号整合后,影响通路下游的一系列体温调节过程。如通过(填“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3) 为验证BAT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具有重要作用,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室温饲养的小鼠均分两组,实验组小鼠肩胛间的BAT通过手术切除,对照组采取的操作。

②将实验组小鼠置于低温环境饲养72小时,对照组小鼠

③实验期间检测两组小鼠体温变化、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低温适应更(填“快”或“慢”),初步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题 普通
20. 科研人员2015年和2020年两次对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中已含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的全部木本植物)。

物种

年死亡率(%)

年补员率(%)

种群大小变化率(%)

攀枝花苏铁

0.15

0.18

0.04

铁橡栎

0.70

6.46

5.75

滇榄仁

0.24

15.03

14.79

蒙桑

1.08

6.57

5.49

岩柿

0

4.01

4.01

山槐

0

11.60

11.60

(1) 重要值是研究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表征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重要值的计算可能与下列_____指标相关。 A. 种群密度(该种群全部个体数/样地面积) B. 种群频度(该种群个体出现样方数/总样方数) C. 种群显著度(该种群全部个体主茎横截面积/样地面积) D. 种群年死亡率(该种群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E. 种群年补员率(该种群新出现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F. 种群大小变化率(该种群增加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2) 根据调查数据推测,该保护区群落演替方向(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攀枝花苏铁的就地保护,依据是
(3) 攀枝花苏铁有较强的耐火能力,因此可采用人为控制计划烧除的方法,清除地面积累物。科研人员在划定区域内使用计划烧除方式干预后,与对照区域内的成年攀枝花苏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比较项目

株高(m)

新生叶片数目

新生叶片长度(cm)

计划烧除组

0.89

30.83

91.76

对照组

0.83

10.22

112.33

据结果分析,计划烧除干预对成年攀枝花苏铁的影响是。火烧会对土壤产生复杂影响,请从土壤的角度分析,计划烧除对攀技花苏铁可能产生的弊端(写出一点即可)。

综合题 普通
21.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主要包含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sgRNA能特异性识别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9蛋白到相应位置剪切DNA,最终实现对靶基因序列定点编辑,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

   

(1) CRISPR/Cas9系统能精准编辑相关基因的原理是sgRNA与目标DNA发生配对,引导Cas9蛋白催化(填化学键名称)水解、Cas9蛋白对目的基因剪切后,断裂后的DNA分子会进行修复。断口处可能产生碱基错配,从而实现对目的基因的编辑。上述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2) sgRNA切割非特异性DNA导致CRISPR/Cas9编辑系统对非目的基因进行编辑的现象称为“脱靶”。研究发现脱靶几率与sgRNA的长度相关。sgRNA的识别序列越(填“长”或“短”),基因编辑的脱靶率越高,原因是
(3) 长期存在于细胞核中的Cas9蛋白也可能产生对非目标DNA的切割,从而造成脱靶,为提高基因编辑的精准性,减少脱靶,科研人员尝试对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造。热纤梭菌中Co和Do蛋白能以高亲和力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科研人员将Cas9蛋白的N端和C端两个片段分别与Co和Do蛋白融合,构建Cas9(N)-Co复合物和Cas9(C)-Do复合物,这两个复合物在细胞中相遇时可结合成Cas9全酶并恢复活性。科研人员构建图1所示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启动子1为远红光诱导型启动子,启动子2为持续表达启动子。据此分析,在没有远红光照射时,受体细胞中Cas9(N)、Cas9(C)和Cas9蛋白的存在情况及存在位置是。与持续表达Cas9全酶相比,上述方法的优势是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