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探究任务一:关税制度的变迁直接涉及国与国之间利益的调整,主权国家都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制定本国关税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关税税率的变化
时期 | 关税税率 |
鸦片战争前 | 实行单口贸易,进口税16%,出口税率4%,海关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盛行。 |
鸦片战争后 | 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协定关税,中英税则列举26大类进出口商品税率,其余商品进出口税率约为5%。完善船钞制度。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明确“值百抽五”原则,扩大免税商品范围,放松对外国商品管理,为降低外国商品在中国的流通成本,进口商品仅缴纳2.5%子口税即可在内地流通。船钞进一步降低,鸦片贸易合法化。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日本在中国投资建厂,输入的设备同普通商品一样只缴纳很低的进口关税,产品销售于内地,缴纳5%的关税及 2.5%的子口税就能遍运全国。 |
八国联军侵华后 | 为保证清政府的还款能力,列强做出让步,对关税切实以5%征收,并大幅降低免税商品范围。 |
材料二:西方列强从鸦片战争开始,参与清政府海关税则的制定。继而以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为借口,借助上海小刀会起义(1853年)导致江海关瘫痪的契机,强行成立英、法、美三国关税管理委员会,取得江海关关税的征收权,逐步形成了外籍税务司制度。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被动的变迁,其变迁的过程是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最直接体现,其变迁的目的主要为迎合西方列强利益的需要。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1)材料一中,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是源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贸易合法化是源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据材料一,归纳总结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特点。(两点即可)
探究任务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参加国际博览会展场及展品情况
名称 | 展品概况 | 展场布置概况 |
1876年 美国费 城世界 博览会 | 绸缎、雕牙、银器、漆器、铜器、景泰器、玉器、古玩、绣货、瓷器、丝、茶、六谷、药材 | 有木质大牌楼,上书“大清国”三字,贴有对联,两旁有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进牌 楼,正中置有庙宇式橱柜;会场布置“悉尊华式”“无一外洋款式者” |
1910年 比利时 布鲁塞 尔博览 会 | 花瓶、绣花品、风筝、豆腐、竹器、玩具、绸缎衣料、景泰蓝、雕刻家具、瓷器、云南腰刀、各省土特产 | 会场正中悬今上圣容,四周以绸缎结彩,左首有大客厅,其中悬摄政王御容,并挂中国名画,及绣货桌椅器具,皆广东紫檀雕刻,极为精细,会场房屋式样,参酌中西 |
——摘编自洪振强《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之形塑》
材料二:2000年4月,中国保利集团于拍卖行拍下圆明园猴首和牛首。5月拍卖 行将虎首拍下。2003年,爱国企业家捐赠600万购得圆明园猪首,斥资6910万 港币,马首最终回归祖国怀抱。2009年,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法国企业购买 后归还中国。2018年3月,圆明园虎鉴即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 间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综合运用外交、 商业、舆论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青铜虎蓝返还。12月,青铜虎鉴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4)据材料一,晚清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展品、展场布置有什么特点并加以说明? 为什么说晚清近代化的成效十分有限?
(5)据材料二归纳流失的文物回归途径有哪些?(两点即可)文物的回归给我们 什么启示?
探究任务三: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第一批留美学生由上海乘轮赴美,1875年最后一批送毕。按 规定,学生出洋后,学习西学,仍兼讲中学。“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 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
——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等
材料二: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准备选址建铁厂。
大冶铁厂选址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张之洞认为“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历经波折最终选址汉阳(见下图)。铁厂采取官办,动用官款5829629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余力接济;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商办;一战期间,向日商借款3700万日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全部设备运往重庆,剩下的建筑悉数炸毁,成立五十年不到的汉阳铁厂,就此灰飞烟灭。
——摘编自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6)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派遣留美学生与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其目的何在?
(7)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留美回国学员,利用示意图并考虑近代工业发展条件(如:资源、交通等),在甲、乙、丙三处中推荐最合理的一处厂址,说明理由。
(8)据材料三,概括张之洞最终选址汉阳建铁厂的原因。结合汉阳铁厂的命运, 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