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迁都洛阳前后的北魏社会情况表

领域

迁都前的北魏

迁都后的北魏

经济

鲜卑族人“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实行中原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鲜卑族人逐渐向从事农业生产转变

政治

武帝元年至孝文帝十八年,共有将相176人,其中鲜卑族129人、汉族47人

孝文帝十九年至孝明帝,新增将相68人,其中鲜卑族32人、汉族36人

文化习俗

鲜卑族人说鲜卑语、穿鲜卑服,禁止与汉族通婚

鲜卑族人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摘编自许春宏《一位历史改革者的启示——关于北魏孝文帝改制的思考》等

(1) 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比较汉族将相在北魏迁都后的新变化。
(2) 阅读材料并提炼一个历史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考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有一个演变过程。前期更侧重于血缘上与周王室的亲疏,强调华夏诸国是同胞兄弟,夷狄是外族。到春秋中后期,“华夷之辨”在内涵上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与落后,把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明与野蛮而不是以种族来区分华夷的观点。“华夷之辨”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并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抵御相对落后的游猎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征服。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大国争霸战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华夷的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摘自《资治通鉴·齐纪·魏迁洛阳》

(1) 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辨”内涵的演变情况,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点措施?这一举措对民族交融有何作用?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交融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