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 , 予在儋州 ,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2)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⑦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历:经过。④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过,苏轼的幼子,学叔党。绍圣四年随侍苏轼于海南。⑦韩退之钓鱼;韩愈胃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解衣睡      更远去 B. 入僧    其人然大喜 C. 予欣从之    康肃忿 D. 竹柏影也    自笑也
(2) 下面对【甲】【乙】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甲】文中“欣然起行”传达出作者在寂寞的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B. 【甲】文先叙事继而写景最后议论,全篇脉络分明,篇幅短小,内涵丰富。 C. 【乙】文中“笑韩退之”是笑韩愈被贬后不能看破人生得失,不能做到随遇而安。 D. 【甲】【乙】两文分别用凝练的笔墨,描写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之夜的萧条景象。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无处不写“月”,却无一个“月”字,你认为“月”藏在哪几个字里?说说你的理解。
(5) 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光?又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呢?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导学一孟子的论辩艺术“析义至精”“用法至密”。联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任务,从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三个方面,学习课文严密的论证逻辑。
(1) 梳理论证思路。

细读课文,边读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小结】课文综合使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两种论证方式内部均以对比的形式组织结构。从“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到“勿失其本心”,两个结论之间又形成递进关系。全文结构纵横交错,层次分明,体现出孟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分析论证方法。

①孟子以“鱼”和“熊掌”做类比,推出对“生”和“义”的论述。结合课文内容和“知识卡片”,分析类比论证的作用。

, 我所欲也;熊掌 ,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熊掌者也。

, 亦我所欲也; ,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者也。

知识卡片

若是一段论辩,其要达到的结论涉及某事物令人陌生的特点,则可以诉诸另一众所周知的事物的与其相似的性质,这便叫类比论证。

———[美]尼尔·布朗等《走出思维的误区》

(3) 赏析论证语言。

《孟子》在继承《论语》文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示逻辑推论的字词、短语。请参照示例,从课文中另选一句分析,体会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示例】

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分析:“非独”一词表明舍生取义之心不只是圣贤才具备,“皆”字则将这一观点递进阐述,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是心”,印证“舍生取义”的合理可行。“贤者能勿丧耳”补充解释了现实中一些人做不到“舍生取义”的原因——他们并非没有“是心”,只是不能像贤者那样做到“勿丧”,从而使观点表达更精确恰当,难以反驳。

句子:

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颔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垂亭午夜分,不见暖月。

   至于夏水艇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同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国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圈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刷成。仰视天如匹逐然。水已落,缺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凿石上一孵。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蜀缀关,唐故婴州。与白帝城相连。
   关西门正对滟滪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璀数十丈。”

【注释】①油血,油瓶。②解:裂鳍,③混凝堆; 在眼镜填口,是肛心突出的目标,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地( )(文件) A. 第一段写山,突出了述纳不绝、重重叠叠、高河蔽目的特点。 B. 第二段写水,突出了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的特点。 C. 第四段引用渔歌,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二峡秋天潜瑟的气氛, D. 第二至四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劝静绪合,相得盈彰。
(2) 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半傻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 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 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盛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 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暖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暖地头。
(3) 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