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尚书》有载:“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以文化程度作为华与夷的界限,但是夏、夷可互变,夷用夏礼,即夷的行为符合周的礼乐文明,夷则进而为夏;夏用夷礼,则退而为夷。
由于西周春秋时期诸夏与诸蛮夷戎狄的长期斗争与融合,春秋战国之际黄淮江汉流域广大范围内出现了一个由各族融铸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民族。周边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民族,同时秦楚两国融入中原文化圈,产生华夏认同观念,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华夏认同得以进一步发展,《辽史》中就有记载:“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巷山,徙潢河之滨。”“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推动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发展。
——整理自教材和教师用书
结合材料解释“华夏认同”的内涵,并对这一现象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