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Ⅰ. ΔH1=+41kJ·mol-1;
反应Ⅱ. ΔH2=-165kJ·mol-1;
反应Ⅲ. ΔH3。
将CO2与H2按照一定流速通过催化氧化管,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与CH4的选择性[CH4选择性=×100%]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
②
③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①
③
则的是
则反应2C(s)+O2(g)=2CO(g)的反应热为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H4裂解:CH4(g)⇌C(s)+2H2(g) △H=+75kJ/mol
CH4-CO2催化重整的反应过程中,还发生积炭反应,积炭的存在会使催化剂失活。积炭反应中,温度和压强与平衡炭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总反应分3步进行:
第1步Cl-Cl(g)→2•Cl(g) △H1=+242.7kJ•mol-1;
第2步CH4(g)+•Cl(g)→•CH3(g)+HCl(g) △H2;
第3步•CH3(g)+Cl-Cl(g)→CH3Cl(g)+•Cl(g) △H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写出C(石墨,s)与(g)反应生成1mol (g)的热化学方程式(ΔH用含a、b、c表示)。
工业上使用黄铁矿制硫酸。
Ⅰ.掺烧和 , 用于制铁精粉和硫酸
(1)已知:为吸热反应。、时,固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和固体,放出热量。
①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与掺烧(混合燃烧),其目的包括(填字母)。
a.节约燃料和能量 b.为制备硫酸提供原料 c.减少空气污染
(2)常带一定量的结晶水。分解脱水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②为维持炉内温度基本不变,所带结晶水越多,掺烧比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传统工业中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原理如图所示:
(3)上述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措施加快反应速率,如:。
(4)已知: , 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平衡时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温度
平衡时的转化率
450
550
①上述数据表明,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随压强变化的原因:。
I.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1)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理论上消耗和生成放出的热量,请书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3)将和通入体积为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的浓度为 , 这段时间内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Ⅱ.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H2物质的量)。
(4)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________T1(填“>”、“<”或“=”)
(5)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Ⅲ.如图是某压强下,密闭容器中,N2和H2按物质的量浓度分别和投料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I是平衡时的曲线,Ⅱ是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的曲线。
(6)图中a点,容器内________。
(7)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用分数表示)
(8)图中b点,________(填“>”、“<”或“=” )
(9) , Ⅱ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加氢气制甲醇体系中,若不考虑生成烷烃和多碳醇等副反应,主要反应为:
I
II
III
在铁基催化剂上加氢制低碳烯烃主要包含以下两步反应: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二步的机理及可能的副反应如图
已知:的第一电离能为 , 第一电子亲和能(基态的气态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为
已知:①进料混合气进入两釜的流量恒定,两釜中反应温度恒定:
②反应釜Ⅰ中发生的反应:
ⅰ:
③反应釜Ⅱ中发生的反应:
ⅱ:
ⅲ:
④在此生产条件下,酯类物质可能发生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的曲线是(填“a”“b”或“c”);
②反应釜Ⅰ中加入的作用是。
③出料中没有检测到的原因是。
④反应后,a、b、c曲线对应物质的流量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方法I: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
电极上电极反应方程式:。
在水溶液中、和物质的量分数pH关系如图4所示,则c点(1、3两条线的交点)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