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微观上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和构成。
(2)①如图甲所示实验中,a、d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b、c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缓慢通入 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d比 a先变红,b、c不变红,此现象说明 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②如图乙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 Ca(OH)2溶液注入锥形瓶中,振荡,观察到瓶中小气球的变化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 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CO2在生活中可用于。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现象①和②出现的原因是 。
(1)图甲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2)乙中液面高于甲,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本实验中甲的作用是。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查阅资料】酸性物质,比如稀醋酸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向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学们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可能是CO2使石蕊变红
C
小花不变色
②可能是使石蕊变红
B
猜想错误
③可能是CO2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猜想正确
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体吸收。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淀粉等糖类,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海洋生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其过程类似于陆地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海洋中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海洋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可导致海水酸化。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中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不能被海洋和植物吸收而留在大气中,因此人工捕集成为增加二氧化碳吸收的必要途径和手段。吸收二氧化碳可以采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将其转化为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氢氧化钠是一种与氢氧化钙组成相似的化合物,易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与氢氧化钙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碳酸钠,也可作为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剂。下图是用压强传感器,比较等体积水(曲线1)、石灰水曲线(2)和40%氢氧化钠溶液曲线(3)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