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制度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清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隋唐为例指出“群相”的制度名称。
(2)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方式来削弱相权?经济上采取什么方式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位皇帝采取的措施?在他统治时期,为了监视官民,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偏房”代表的政治机构?设置这一“偏房”的是哪位皇帝?设置这一“偏房”有何重要意义?
(5) 综上所述,归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考点】
“贞观之治”; 朱元璋强化皇权; 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以史为镜】

【以人为镜】

唐太宗推行的治国措施多与总结历史经验相联系。他认为,隋炀帝“不恤民事”,对百姓索取无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因此,他说:“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唐太宗摒弃隋炀帝“不恤民事”的错误行为而“体恤民事”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一点即可)?唐太宗把哪一大臣比作“镜子”?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之为什么?

材料二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体制,但从宋太祖时相权就大幅萎缩……宋朝也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材料二中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了哪一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设置了什么官职以分知州的权力?在解决“财权”方面宋太祖专门设置了什么官职?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涉及的治国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   朱元璋废除原有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立三司,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一项重要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

(3)材料三中的“原有的地方行政机构”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指什么?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学习,分析历朝统治者不断调整统治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