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牛奶平均分成适量三份,装入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图)。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①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做处理
③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菜名
结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560
注:e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①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入9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灭菌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个,分别编号为A、B、C组;
②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20分钟,C组不做处理;
③在A组培养皿中加入,B组培养皿中加入2mL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
④将9个培养皿盖好,分类放入恒温箱中,在30℃条件下培养3天,每天观察两次并记录。(注意不要打开培养皿)
①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菌落平均数较少,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
②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