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选填“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
(2)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下列实例中,应用了(3)的结论的是。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1)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科学研究方法是和“转换法”;
(2)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实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也与有关。
(1)本实验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比较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选择图乙、丙所示两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是否合理?答:(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4)将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木板上,发现木板没有明显形变,你认为丙、丁两次实验中海绵受到的压强与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选填“>”“<”或“=”)。
(1)该实验通过海绵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做法;
(2)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1)根据生活经验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依据:切菜时用力按压刀柄;
猜想二: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猜想依据:刀刃很薄。
(2)设计与进行实验,如图乙:
①本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还可以用(填“硬木块”或“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②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乙图中两图的实验:
比较b、c两图可得出结论:。
(3)小华同学在验证猜想二时,选用物块和泡沫进行,实验时将物块B沿坚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发生变化,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小明同学认为他的结论并不合理,原因是:;
(4)通过以上实验分析沙滩上的脚印,可知体重较大。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这是运用了的物理实验方法;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明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①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
②水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
③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