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生石灰,再加入适量的水,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浑浊,则X可能为(填“A”或“B”或“C”)固体物质。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当温度为℃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30℃时,甲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答一种即可)。
(1)1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 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a.℃时,将甲、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样多
b.将甲、乙、丙三种物质℃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在℃~℃之间,可配制出甲、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3.1
27.5
32.0
37.8
44.6
61.8
8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上述实验中两组反应条件相同,条件均为。
将t2℃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均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为a氯化铵为b,则ab(填“大于”或“小于”);图2中甲溶液是(填“硝酸钾”或“氯化铵”)溶液。
①P点的含义是。
②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
③在℃时,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④在℃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的a物质,溶液的质量为。
⑤将℃时a、b、c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
温度(℃)
80
20.9
31.6
63.9
110
169
NaCl
35.8
36
36.6
37.3
38.4
Ⅰ.60℃时,溶解度是。
该温度下,将70g的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Ⅱ.60℃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通过方法获得较纯净的晶体。
Ⅲ.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Ⅳ.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填字母编号)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NaCl,烧杯②中溶解的是
B.烧杯②中溶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
C.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可以增加溶剂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