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将质量为ag的
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7.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22.2g固体。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a=20
B.
17.8g剩余固体中
、CaO的质量比为75:14
C.
整个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8.8g
D.
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考点】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酸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多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换一批
1. 下列物质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
B.
C.
D.
多选题
容易
1. 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所含杂质可能是氧化铝、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向其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
原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C.
反应生成
水
D.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多选题
困难
2.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共生成56g氧化钙
B.
共生成16g二氧化碳
C.
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不变
D.
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
多选题
普通
3. 5.6g含杂质的铁片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19 g氢气,该铁片中不可能只含有的杂质是()
A.
铝
B.
锌
C.
铜
D.
镁
多选题
普通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浓度为9.8%的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2)计算铝片中氧化铝的质量。
(3)在图中画出加入40 g稀硫酸与铝片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图。
计算题
困难
2. 向5.3g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2.0g,则该碳酸钠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
碳酸钙
B.
碳酸氢钠
C.
碳酸镁
D.
碳酸钾
单选题
普通
3. 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
1.6g
B.
3.2g
C.
3.6g
D.
4.4g
单选题
普通
1. 为了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铁的含量(杂质中不含铁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与
该赤铁矿样品中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
(3)
该赤铁矿样品中铁的含量为
;
(4)
若用
的浓硫酸配制上述所需质量分数为
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
(5)
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
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不饱和)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计算题
普通
2. 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常见的含氧化合物,其中A、B、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A、B在常温下为气体,D为黑色固体,C可以用来生产洗涤剂,F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
(1)
C物质的化学式
;
(2)
图中有一个物质之间的“—”没有画出,请补全
——
(填字母);
(3)
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
D与足量E反应的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所得溶液最终为
色;
(5)
取部分变质F样品
, 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向其中加入
质量分数为10.6%的C溶液,使样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
, 则原F样品中F的变质程度约为
(保留整数)。
推断题
困难
3. 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探究某种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假设杂质难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样品粉碎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1)
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该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为
。
(3)
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时所用的稀盐酸,试计算所需浓盐酸和加水的质量比
。
(4)
所得不饱和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
某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6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
t。
(6)
老师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份含杂质的氧化铜粉末样品(杂质难溶且不参加反应),置于烧杯中后加入了100g浓度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又向滤液中加入12g铁粉,充分反应后滤出滤渣再次称量仍为12g,试求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g。
计算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