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的试剂
酚酞试液
Ca(NO3)2溶液
稀硫酸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气体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u(OH)2
CuSO4
BaCl2
NaOH
B
CaO
Ca(OH)2
Na2CO3
HCl
C
CuO
CuCl2
Fe
AgNO3
D
NaHCO3
CO2
加入的溶液
溶液
稀盐酸
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物质
杂质
实验方案
N2
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NaCl固体
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aCl2溶液
MgCl2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NaOH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加入物质
氯化铵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生成白色沉淀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该物质是 (填名称);
(2)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名称);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 (填名称);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名称);
(3)A、B、C、D四种无色溶液中,能用来鉴别稀盐酸和Ca(OH)2溶液的是 (用字母填空)。
实验一:探究稀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二: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并检验生成了碳酸盐。
(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①乙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水、氨气和。
②对比甲,乙两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会产生较大污染,实验过程没有乙实验环保
B.甲实验根据“固体消失”,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乙实验更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①如丙装置所示。先在B处放浸透无色酚试液的长纸条,后住形玻璃管A处滴加试剂 , 观察到B处白色滤纸条变红,则试剂可能是。
②若另取一相同的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药品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D.稀硫酸
实验操作
结论
向固体碳酸钙中加入稀硫酸
未见大量气泡产生
两者不反应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
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能被氧气氧化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该溶液显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