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小组用W形管探究C还原后的气体产物。
(1) 按照配比,混合相应质量的C粉和粉末,并充分混合、研磨。

编号

粉末①

粉末②

粉末③

C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

C粉质量

质量

x

g。

(2) 实验探究1:

步骤1:如图a,称取研磨均匀后的粉末①装入A处,B处放入澄清石灰水,用金属网罩住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A处粉末变成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B处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步骤2:分别用粉末②、粉末③重复上述实验,一段时间后,均出现A处粉末变成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探究1的结论是

(3) 实验探究2:探究与C反应能否生成

步骤1:如图形管处放入氧化铜粉末,凹槽处不放置药品。点燃酒精灯,并对处固体加热5分钟,无明显现象。

步骤2:另取W形管,取粉末①装入处。从另一端放入氧化铜粉末于处,加热5分钟,发现无明显变化。

步骤3:分别用粉末②、粉末③重复上述实验,加热5分钟,发现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2中,步骤1的目的是

(4) 进一步用仪器测量实验探究2产生的气体,得到以下图像:

①请问用粉末③进行实验时产生的气体对应曲线为

②从定量角度分析,C还原生成的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考点】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 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

②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 1:取质量比 1:11 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1.3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反 应 后 物 质

的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

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 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 1﹣2 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12

无黑色物质

2﹣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酒精灯火焰处罩金属网的作用:

(2)加热试管中的固体,一般试管口要向倾斜,但在实验 1﹣2 中试管却可以 垂直向上放置,这是因为

(3)实验 1﹣2 中,证明产生了 CO2 的现象是

(4)实验 2 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

(5)实验 2 没有进行质量比为 1:14 的实验,理由是

(6)为检验 2﹣4 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u2O,所需试剂是

(7)实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很多,本题是从的设计和的控制两个方面的改进来达到实验效果的最优化。

实验探究题 普通
2.

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微溶当可溶处理)

【提出问题】这包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1】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取少量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1)结论:根据步骤1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氯化铁,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冰冰同学将步骤1和步骤2结合起来,得出了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氯化钙的结论。

【反思与评价】

(2)冰冰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实验探究2】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此实验步骤能说明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3】

(4)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可确定白色沉淀B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深入探究】

(5)同学们还想继续探究白色沉淀B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例,做了如下操作:同学们另取样品B,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10.0g固体,向另一份样品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发现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7.2g,则样品B中物质的质量比________;

【实验探究4】

(6)为了证明猜想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否存在,可以取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三种物质,所加物质的顺序是_________,根据出现的现象就可以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

①硝酸银溶液       ②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③足量的稀硝酸

A. ③②①B. ②③①C. ③①②

【表达与交流】

(7)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在确定溶液中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用量、物质是否共存以及________(答一点即可)最终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探究题 困难
3. 全球有超过9亿公顷盐碱地,袁隆平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培养出在pH为9的重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某兴趣小组对“海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海水稻”口感、盐碱地的主要成分以及改良盐碱地的方法进行项目化探究。

任务一:探究“海水稻”口感

【猜想假设】海水稻有咸味

【实践验证】在电饭煲中加入250g经过淘洗的海水稻米,再倒入适量水,30分钟后取出,进行品尝。

结论:海水稻没有咸味。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任务二:探究盐碱地的主要成分

【信息检索】盐碱地中含有较多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为检验其成分,取少量盐碱地土壤,加入一定量的水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过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上图所示实验

盐碱地中含有Na2CO3和NaCl

②取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小明同学对实验结论产生质疑,认为步骤②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任务三:寻找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查找资料】改良盐碱地可以使用土壤定向调理剂,某品牌定向调理剂的主要成分为硫磺粉、粉煤灰等,其中硫磺粉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再与土壤中的物质反应可降低土壤的pH。

【分析讨论】粉煤灰为煤燃烧后的废弃物,其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的优点是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