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持续,重复发生的伤害行为。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对校园欺凌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材料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件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因犯寻衅滋事罪,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其余四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材料二:据对部分校园欺凌犯罪未成年人的追访中发现,平时这些同学在校园中就有喜欢搞恶作剧的行为。如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辱骂,嘲弄他人;对一些身体力量较弱的同学,总是歧视、孤立他们,不让其融入群体,甚至用身体动作直接攻击他人,或者利用网络侮辱他人。这些行为如不及时有效制止或改正,往往容易带来更严重的社会危害。 

材料三:据调查,在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中,54%的人选择向家长或者老师反映,14%的人选择向他人或警方求助,但仍有25%的人选择忍气吞声,甚至还有7%的人选择伺机报复。调查结果让警方意识到,不少未成年犯罪的隐患可能就源于此处。

(1) 材料一的行为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中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 谈谈你从三则材料中得到哪些启发?
【考点】
尊重他人; 以礼待人; 遵章守法; 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 预防犯罪的做法; 依法求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