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

事件

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

1492年

哥伦布到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688年

光荣革命

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

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

通过了1787年美国宪法

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一摘编自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历史》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 18世纪世界历史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历史知识加以  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再运用其它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考点】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它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的斗  争,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 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mnitas     (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 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救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迫逐利益, 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 一些更精明 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炎德,鼓励人们尽可 能知道更多的亦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

——摘编自弗兰克 · 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材料四  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大陆的相遇……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玉米、南瓜、马铃薯、西 红柿、蕃薯、花生等美洲粮食作物输入旧世界。它不但极大地改善了欧洲人的餐桌,也养活了更多的人……欧洲人在这里收获了大量的粮食,赢得了巨大的利润,而他的 携带的天花.麻疹病毒,也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

——《哥伦布大交换》(艾尔费雷德)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

信息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二,人文主义者掀起的这场运动是复古运动吗?简要说明理由。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观察《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分别写出航线②和④对应的史实。
(4)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新肮路的开辟”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分界线,在这之前,世界是孤立的,在这之后,世界被紧紧地连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制糖工艺的不足,欧洲人对糖分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 于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深受欧洲贵族的青睐。菠萝凭借着南美洲超长的日晒,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甜味,品尝过的人甚至将菠萝夸赞成“葡萄酒、玫瑰水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同时,由于储存不便且欧洲的气候不适宜菠萝的生长,菠萝被称为“国王的水果”。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 (人)

1490年

 18.3 

18.3 

2.4 

5.45亿

1570年

 19.2 

13.1

 1.6 

7.28亿

16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852年 

24.9 

7.4 

9.0 

18.12亿

——依据《全球通史》编制

材料三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 万至2000 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492 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中国有了番薯、土豆等高产且土地要求低的农作物。从明朝开始的“大交换”使中国人口由0.8亿左右到鸦片战争前4亿左右,人口的变化还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而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难以逆转。

(1) 欧洲人能品尝到“国王的水果”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体现了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原因。
(3) 根据材料四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