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也。少有大度,以交结贤士大夫为务。随德皇帝在鲜于修礼军。及葛荣杀修礼,帝时年十八。荣下任将帅,察其无成,谋与诸兄去之。计未行,会荣灭,因随尔朱荣迁晋阳。始以统军从荣征讨,后以别将从贺拔岳讨北海王颢于洛阳。

普泰二年,尔朱天光东拒齐神武,留弟显寿镇长安,召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东下。 岳知天光必败,欲留悦共图显寿,计无所出。帝谓岳曰:“今天光尚近悦未必贰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进失尔朱之期,退恐人情变动;若乘此说悦,事无不遂。”岳大喜,即令帝入悦军说之。悦遂与岳袭长安。帝轻骑为前锋,追至华阴,禽显寿。及岳为关西大行台,以帝为左丞,岳府司马,事无巨细,皆委决焉。

魏永熙三年正月,贺拔岳欲讨曹泥,遣都督赵贵至夏州与帝谋。帝曰:“曹泥孤城阻远,未足为忧。侯莫陈悦贪而无信,宜先图之。”岳不听,遂与悦俱讨泥。 二月,至河曲,果为悦所害。三军未知所属, 于是赵贵言于众,称帝英姿雄略。若告丧,必来赴难,因而奉之,大事济矣。诸将皆称善。乃令赫连达驰至夏州告帝。士吏咸泣,请留以观其变。帝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不俟终日者机也;今不早赴,将恐众心自离。”帝乃率帐下,轻骑驰赴平凉。帝至平凉,将士悲且喜曰:“宇文公至,无所忧矣。”

二年正月,魏帝诏帝为左丞相、大行台、都督中外诸军事。十月乙亥,帝薨于云阳宫,还长安发丧,时年五十。十二月甲申,葬于成陵,谥文公。及孝闵帝受禅 , 追尊为文王,曰太祖。武成元年,追尊为文皇帝。

帝知人善任使,从谏如顺流。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恩信被物。能驾驭英豪, 一见之者,咸思用命。沙苑所获囚俘,释而用之。及河桥之役,以充战士,皆得其死力。诸将出征,授以方略,无不制胜。性好朴素,不尚虚饰,恒以反风俗复古始为心云。

(节选自《北史·卷九》)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光尚近悦/未必贰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 B. 今天光尚近/悦未必贰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 C. 今天光尚近/悦未必贰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 D. 今天光尚近/悦未必贰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讳,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讳泰”,表示对周太祖的尊敬。 B. 领,古代指兼任(较低职务)。古代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还有“陟”“行”“摄”“守”“判”“权”等。 C. 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 D. 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文中即为此意。
(3)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宇文泰善于观察分析。十八岁时尔朱荣委任他为将军,但宇文泰观察后认为尔朱荣难成大事,就和几位哥哥打算离开他,但后来又跟尔朱荣迁至晋阳。 B. 宇文泰善于处理政务。贺拔岳任关西大行台时,封宇文泰为左丞,兼领贺拔岳府中司马,无论大小事情,都由宇文泰来决定。 C. 宇文泰善于谋划。尔朱天光出兵抵抗齐神武帝时,贺拔岳想和侯莫陈悦共同对付尔朱显寿,宇文泰出计策说服了侯莫陈悦,并自己领兵作为先锋,抓住了尔朱显寿。 D. 宇文泰有雄才大略。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后,宇文泰面对夏州的将士的劝阻,晓以大义,飞奔平凉。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曹泥孤城阻远,未足为忧。侯莫陈悦贪而无信,宜先图之。

②能驾驭英豪,一见之者,咸思用命。

(5) 文中称宇文泰为“周太祖文皇帝”,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你知道历史上还有谁像他这样被称为“帝”的?
【考点】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句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选举行,由丞相主持。 C. 司衣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 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 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她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 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婧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馕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②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大海,字通甫,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谒滁阳,命为前锋。与诸将略地,以功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从破宁国 , 拔徽州,略定其境内。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枢密院判官。克兰溪,从取婺州,迁佥枢密院事。移兵攻绍兴,再破张士诚兵。太祖以宁、越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诚将吕珍围诸全 , 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夺堰反灌珍营。珍势蹙,于马上折矢誓,请各解兵,许之。王恺曰:“珍猾贼,不可信,不如因击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武。”师还,人皆服其威信。陈友谅寇龙江,命分军捣信州,以牵制敌。大海用王恺言,亲引兵往,遂克信州,以为广信。信方绝粮,或劝还师。大海曰:“此闽、楚襟喉地也,可弃之乎?”筑城浚隍以守之。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大海以为言,始命罢去。苗将蒋英、刘震、李福来归,大海喜其骁勇,留置麾下。三人者谋作乱,请大海观弩。大海出,英遣其党跪马前,诈诉英过,大海未及答,反顾英。英出袖中槌击大海,中脑仆地。英等大掠城中,奔于吴。后李文忠攻杭州,杭人执英以降。太祖命诛英,刺其血以祭大海。大海善用兵,每自诵曰:“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以是军行,远近争附。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节选自《明史》一百三十三卷)

【注】①宁国,县名,在今安徽省境内。②越,绍兴古称越州。③诸全:诸全州,今浙江诸暨。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B. 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C. 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D. 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之意,担负保卫皇帝、皇宫安全的使命。 B. 枢密院,古代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始于唐朝,止于明朝。 C. 府,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是明清时期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现代的省。 D. 配享太庙,指宗亲、功臣等经皇帝特批供奉在太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大海英勇善战,屡次立下战功。胡大海投靠朱元璋后,跟随他攻取了宁国、徽州;他击退率军前来进攻的杨完者,同邓愈、李文忠攻下建德。 B. 胡大海胆识过人,坚决守卫广信。陈友谅率军进攻信州,他亲自迎敌;当时信州粮食不足,有人劝他撤军,他认为信州是战略要地,坚决守卫。 C. 胡大海喜爱人才,却被降将杀害。他喜欢三个前来投降的苗将,认为他们骁勇善战,把他们留在自己军中,可三人却谋反作乱,设计将他杀害。 D. 胡大海心怀悲悯,百姓争相归附。他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只是坚持着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的原则:而这也正是人们归附他的原因。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

②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

宝元初,赵元昊反,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敕青敷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

皇佑中,广州变侬智高反,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广州,命图形以进。青上表请行,翌日入对,自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羁贼首致阙下。”帝壮其言,遂除宣徽南院使经制广南盗贼事。先是,蒋偕、张忠皆轻敌败死,军声大沮。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陈曙乘青未至,辄以步卒八千犯贼,溃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皆遁。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并召用等三十人,按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

已而顿甲,军中休十日。舰者还,以为军未即进。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出归仁铺为阵。贼既失险,悉出逆战。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斩首数千级,智高夜纵火烧城遁去。迟明,青按兵入城,招复老壮七千二百尝为贼所俘胁者,慰遣之。

还至京师,帝嘉其功,拜枢密使。初,青既行,帝每忧之曰:“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左右使令,非青亲信者不可;虽饮食卧起,皆宜防窃发。”乃驰使戒之。

始,交阯愿出兵助讨智高,余靖言其可信,具万人粮于邕、钦待之。青既至,檄余靖无通使假兵,即上奏曰:“李德政声言将步兵五万、骑一千赴援,非其情实。且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请罢丢交阯助兵。”从之。

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制祭文,遣使赍中牢丰祠其家,谥武襄。

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始,与孙沔破贼,谋一出青,贼既平,经制余事,悉以诿沔。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自以为不如也。

(节选自《宋史·狄青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B. 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C. 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D. 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地,指门阀地位。魏晋之际,为讲求门阀特权形成的一种以贵族门阀为贵的等级制度。 B. 交阯,指越南。秦朝以后,设“交阯郡”,十世纪三十年代独立建国后,北宋称其为“交阯”。 C. 祭文,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用来颂扬逝者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D. 中牢,即少牢,古代祭祀用的牛、羊二牲。根据祭品搭配的种类不同,有“太牢”“少牢”之分。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狄青作战勇猛,沉着冷静。狄青曾在多次战斗中,八次被流箭射中;蒋偕等人战亡,士气低落,狄青告诫诸将不要轻举妄动。 B. 狄青出身低微,自警内省。狄青早期是一名骑兵,凭战功屡被提拔;脸上留有黑字却不愿去掉,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 C. 狄青治军严明,长于谋略。狄青统一指挥各部时,整肃军纪,将袁用等人依法斩首;考虑国家长远利益,阻止余靖对外借兵。 D. 狄青率先垂范,不计名利。战事不顺时,狄青经常冲锋在前;战后,又把功劳让给其他人,令同僚叹服。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广州,命图形以进。

②且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

(5) 在平定智高之乱时,狄青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