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律规定,盗耕"公私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五亩加一等",最高判处一年半徒 刑。如果妄认或者盗卖“公私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五亩加一等",最高判处两年徒刑。 官员侵夺百姓私田,则''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最高可以判处两年半徒刑。

韦世康官高位显,家族子弟多'‘位并隆贵",只有韦世约“宦途不达",所以把“父时田宅", 尽以与之。安乐公主“恃宠骄恣,求无不得”,想要强买韦嗣立骊山下的别墅,但是中宗未允,

“大臣所置,宣传子孙,不可夺也"。908年,敦煌吴安君以家长身份,对自家土地财产进行分 割,共有8人在遗书上签押。

《田令》中规定,“凡卖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年终彼此除附。若无文牒辄卖买者,财没 不追,地还本主。'‘王梵志戏谑文字里也有提及,打油诗云:'‘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 窄。"咸亨年间(670-674),员半千到京城,卖掉了家中30亩田,还在给皇帝上书中说明此 事。

——摘编自耿元骊《隋唐土地制度变迁与时代分期》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土地管理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加以简要评价。

【考点】
唐朝的农业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鲤鱼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分布和食用价值在先秦时期已经为人所熟知。《诗经·陈风·衡门》一诗中对鲤鱼的记载,将其视为美味的代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此后历代不断有对鲤鱼烹制方法的记载。除了直接食用之外,黄河鲤鱼也进入各类中医文献中,大量药方将鲤鱼肉、眼、鳞、鳔、尾等入药,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鲤鱼在中华文化中有自己的独特地位。蔡邕最早在词中创造出鲤鱼传书的典故,鲤鱼作为书信代名词的记载,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延续,并逐渐普遍化。在中国的博物学传统中,往往将鲤鱼的这种象征意义归入到“灵异”之类的文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太平广记》中记述的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和传说。李白在《赠崔侍郎·其一》中也称:“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因“鲤”“李”二字同音,李唐统治者们对此颇为在意,一度禁捕鲤鱼。鲤鱼成为祥瑞,自唐以后已经基本定型。

——摘编自武强《历史地理变迁语境下的黄河鲤鱼研究》

(1) 根据材料,概括鲤鱼在中国古代的主要价值。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鲤鱼在中华文化中独特地位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