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根据示意图,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材料
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材料:民主观念之于中国是一个“舶来品”。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流变表现为阶段性的特征。观念的流变离不开那些关键性的人物。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胡适等。他们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表达民主观念的概念及与此匹配的一套支撑性的词汇,均成为中国近代民主观念流变史上的重要环节。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中国近代民主史研究1840—1949年成果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中国近代民主观念之流变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民主观念流变的风向标式的人物加以修改、补充或否定,如补充至少补充两名,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一 中国通过学习西方,可实现超常规发展,不仅“突驾日本无可疑也”,而且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也”,希望“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摘编自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
材料二 盖今日世界之问题,非只国家之问题,乃民族之问题也。而今日民族之问题,尤非苗活残存之问题,乃更生再造之问题也。余于是揭新中华民族之赤帜,大声疾呼以号召于吾新中华民族少年之前。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1917年)
材料一 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著名论断中,从历史的观点看,我们承认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样强调两者间有着无法割裂的历史连续性。但说历史连续性,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滞留于五四、晚清是压抑与被压抑的紧张对抗关系的现有描述之中,而是要跨前一步去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导致历史连续性的断裂以及晚清现代性的收缩,但“断裂”本身在英国学者吉登斯那里不正是“现代性”的普遍特性吗?第二,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现代性的断裂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垄断,即“以西学是尚的现代观念,几乎垄断了文学视野”,那么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纯粹的西方现代性吗?第三,如果说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与晚清相比更多地接受了西学影响,那么是否可以据此断定其不是重塑而是抛弃了“中国多重传统”,并最终导致了“单一的现代性”?归根结底,就是新文化运动现代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性?
材料二 传统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其“凝聚性结构”的认同特性会在心灵最深处规约五四学者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时的基本立场。可从“一个群体”“一个命题”和“一个错位”具体回应对新文化运动的质疑。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许徐《新文化运动现代性问题再考察——从反思“被压抑的现代性”开始》
材料一 《新青年》自1915年创刊至1926年终刊,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只有3篇,专门讨论“科学”的文章多一点,也不过五六篇。……我很纳闷:为什么学术界一直认为“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思想主题呢?反复寻找之后,我发现提“民主”与“科学”必引用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创刊后,发表了大量批判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儒家文化的文章,另外、还大力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思想非常激进。这遭到一批观念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批评。陈独秀为了回应那些人的批评,就写了这篇答辩书。答辩书中,陈独秀必须寻找一个连保守派也无法否认的理论依据,以抵挡对方的攻击,于是就将“民主”和“科学”搬出来——在当时的中国,“民主”和“科学”是没人敢批评、敢反对的。
——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材料二 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流但不能代表全盘。新文化运动之批判儒学显然算不上“全盘性的反传统”。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时并没有抹杀其历史价值。陈独秀、胡适等对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作用是予以肯定的。不过,陈独秀对儒学的现实价值提出了批判,认为其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生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与传统的关系是“形离而神合”的、因为传统是割不断、切不开的。他们自身是传统的载体,没有,也无法脱离传统。新文化运动中有一些激烈的话语乃是一种“言说策略”,从言说策略的选择这一视角来看,新文化运动“反孔非儒”话语的激烈乃是一种“有意的偏激”,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颠覆”与“全盘否定”,它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可见,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复杂性,简单化地认定新文化运动是“全盘性的反传统”.
——刘波《复杂性视域下的新文化运动评价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