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材料三: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 “明修长城,清修庙”,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别举一例史实证明。
(3) 材料三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政策。
【考点】
明清帝国的兴替; 近代前夜危机;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皇权膨胀;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学习“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这一主题时进行归类整理,收集到以下资料,让我们一起阅读和感悟。

任务一【史料实证,重现历史真实】

史料一: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史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引自清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任务二【历史解释,理性分析史事】

抉择篇

结果篇

▲素材1:天启元年(1621年),荷军以武力侵占台湾,筑室耕田,久留不去。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

▲素材2: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素材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信英王乔治三世

▲素材4:至鸦片战争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中国对欧洲贸易维持了100年的贸易顺差,使全球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素材5:1840年,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西方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国还在用牛马拉车运输。

▲素材6:第二套条约巩固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套条约,构成了一部坚固的条约休系,毫无疑问,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 联系两则史料分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 面对危机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有人认为该政策有一定合理性,也有人说该政策是完全不可取的,请你任选一观点,并选用以上素材加以佐证。
(3) 综合上述材料,当今我们国家应如何更好的前行?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