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

步骤

鱼缸①

鱼缸②

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

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鱼缸的水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

重复以上实验3次

4

观察实验现象:

(1) 设置鱼缸②的目的是
(2) 实验前,该小组同学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填“同步”或“交替”)进行,这是鱼在水中进行
(3) 请你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色。
(4)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主要由鳃丝构成,鳃丝既多又细,其内密布,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5) 实验中,该小组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鱼
【考点】
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波浅戏鱼多,多鱼戏浅波”。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与人类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鱼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灵活自如的运动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为了探究鱼的呼吸和尾鳍在游泳过程中的作用,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过程:取两条体型、大小、活力相同的鲫鱼,将其中一条鲫鱼(甲)的尾鳍用硬塑料板捆绑,另一条鲫鱼(乙)不做处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鲫鱼甲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游动缓慢;鲫鱼乙则正常游动。

(1) 甲乙两条鲫鱼体型、大小、活力相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尾鳍具有作用。
(3) 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从鳃盖后缘将水排出,这是鱼在进行
(4) 轻轻掀起活鲫鱼的鳃盖,发现鳃是鲜红的,可见其内含有丰富的
(5) 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该生物学兴趣小组利用BTB指示剂(BTB是溴麝香草酚蓝酸碱指示剂,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毒害)进行了丙图所示的实验,发现水从鱼口进入由鳃盖后缘流出后,试剂变黄了,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填“增多”或“减少”),由此可知鱼是用鳃呼吸。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