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文明多元并存,各具特色。其中,中华文明是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又辉煌灿烂。某历史学习小组以“文明的光辉”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跟随文物探寻世界文明】

材料一

①金字塔②罗马大竞技场③帕特农神庙④《荷马史诗》⑤《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任务二梳理成果追溯中华文明】

材料二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类别一:生产工具

类别二:史学名著

类别三:工程建筑

类别四:

事例:铁制农具

事例:《史记》

事例:明长城

事例:

简介: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铁制农具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极高的重要标志。

简介:司马迁撰写了

《史记》一书,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书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简介: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简介:


【任务三文明互鉴形成文明观念】

材料三

丝绸之路线路图

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亚历山大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医学、力学、建筑学等,都有很高成就。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对应题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若要准确复原早期希腊社会和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的风貌,可以选用④⑤为研究史料。

B四周以廊柱环绕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特征。

(2) 图片见证历史,请从以上实物史料中任选两件文物,简述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3) 上表是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主题的思维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按照表中格式,在“类别四”处填写相应的内容(要求:所填类别与内容都不得与已列出的事例重复)。
(4) 根据材料三,简述丝绸之路和亚历山大东征的共同作用。并根据材料比较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何不同?
(5) 综上,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糖的生产与传播就是一部世界史。

材料一 石蜜是一种甘蔗汁制成的糖。唐代以前,在不产蔗糖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有感于西域石蜜的优点,向印度摩揭陀国派出使团学习制糖技术。学成后历经十二年的不断改进,制成的石蜜色味皆优。

——摘编自李颖《丝路“糖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从事制糖业的人越来越多,还出现了以水为动力的糖车,效率比以牛为动力的糖车高得多,使得制糖利润大大提升。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的精制蔗糖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摘编自刘丹《中国古代糖史研究》等

材料三

到1700年,美洲新大陆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蔗糖工厂。以欧洲殖民帝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流动着欧洲商品、非洲奴隶和美洲的蔗糖的贸易体系。随着蔗糖大量涌入欧洲,蔗糖变得越来越便宜,不再是贵族的奢侈品,而是平民日常生活的常用品。

——摘编自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等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石蜜传入中原的道路以及此路的历史作用。概括唐代学习石蜜制作过程的特点。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制糖业发展的表现。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蔗糖从欧洲传播到美洲的线路与背景。(2分。线路写序号)概括蔗糖传播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