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多年与风沙的抗争中,我国摸索总结出了100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技术,成功探索出一条展现中国智慧的防沙治沙之路。治沙就必须要用好沙,在这个领域,我国是“尖子生”,利用光、热、土、生、景等资源,适度有序地发展节水、低碳、环保型特色沙产业,做到将“治沙”与“用沙”相结合。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万里“绿色长城”。该工程充分用好“沙”资源,以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以植树造林为重点,同时带动畜牧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走出了生态富民的好路子,取得了巨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防沙治沙,久久为功,作为这方面的“尖子生”,我国接下来还将继续做好“加法”,加出更多绿色,加出“治沙”与“用沙”相结合的更多可能!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将“治沙”与“用沙”相结合是一条展现中国智慧的防沙治沙之路。

【考点】
矛盾的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秋季新学期伊始,北京市教委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新改革:自今年秋季学期,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把“课间10分钟”整体优化为“课间15分钟”。

材料一   课间和课堂,休息与学习,就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割裂和对立的。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弹簧如果长时间绷得太紧,就容易失去弹性、丧失活力。事实上,保障课间休息或者活动的时间,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不管走出教室与否,在充足的、有保障的、没有压力的课间,自由活动大有裨益,既可以放松身心、保护视力,又能够联络友谊、培养交际能力,还有助于恢复注意力、提升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

材料二   北京市教委的新政也引发了不同的看法。有学校管理者和老师认为:“学生在课间活动发生意外,家长会找学校或老师麻烦,甚至打官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前学校各项硬软件几乎不达标,多出来的5分钟活动基本没办法开展”。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取消课间活动问题不大,节省出来的时间还能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孩子要在分数上“争先恐后”,就要在时间上“争分夺秒”。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引导学校干部教师主动设计、积极参与学生课间活动,市区两级还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课间要求落实。

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课间休息和课堂学习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