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的国家主权思想

鸦片战争后国家主权思想开始在中国兴起,纵观国家主权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国家主权的认识主要来自《万国公法》(该书于186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受托译出),他们把《万国公法》视为“彼此可相维系而不可统属之道”,在外交实践中援引《万国公法》维护国家主权。第二阶段是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喊出了“兴民权”的口号,梁启超论证了民与国、民权与国权的密切关系:“国者何?积民而成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第三阶段是辛亥革命时期。邹容主张:“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侵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胡汉民认为,主权“即独立权也,其为独立也,以对于外部不受干涉,为其活动之原则”。

——摘编自侯德彤《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兴起与演进》

(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变化。
(2) 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变化的影响有哪些?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试造枪炮弹药,这标志着洋务运动(洋务新政)的起步。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创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催生了近代化。

——摘编自单炜鸿《晚清三次变革与历史启示》

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以推行戊戌新政,遵照“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光绪皇帝的“西学”主要集中在“西艺”方面,部分涉及“西制”,但对于“西制”中的主体部分,即在国家政治制度上实行“君主立宪”,并未触及。

——摘编自季云飞《清末三次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三   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1903年商部(1906年改组为农工商部)的设立标志着政府正式建立起重商体系。农工商部积极振兴工商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新政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开放,近代西方的文化形态、观念更大程度上为城市居民所接受;大量自开商埠采用西方的建设规划以及管理方法。新式巡警制度的建立基本改变了过去军警职能不分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城市治安管理模式。

——摘编自臧国亮《晚清新政与中国城市近代化》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三次新政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并简述晚清三次新政与列强侵华之间的关系。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晚清三次新政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