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对社会治理有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折狱”或“引经决狱”,是遇疑难案件依据从《春秋》等儒家经典中抽象出的法律原则进行决断的审判方式和制度。在汉武帝“尊崇儒术”的背景下,由中央司法机关廷尉处理疑难案件时率先采用并逐步盛行并制度化。春秋决狱作为一种审判方式和制度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是因为它能妥善处理司法中的疑难案件,能对中国古代法律的漏洞和偏颇起到补阙和纠偏的作用,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司法衡平机制,又是法律缺陷的修补机制。

——摘编自吕志兴《春秋决狱与中国古代法制的真实关系》

材料二   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它认为,法则只能靠经验去摸索,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理性。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它认为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面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着重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却忽视了对社会公道、永久和平、世界主义的博爱等这些宏伟理想的追求。

——摘编自胡娟《西方大学两大治理模式及其法治理念和思想传统》

材料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实行“春秋决狱”的原因及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2012年至2017年),我国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方面取得的成就。
【考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到17世纪初,德意志仍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皇帝之间的斗争,无时或已。在宗教改革后,诸侯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他们之间的斗争是围绕教产问题展开的。而皇帝不甘心于自己有名无实的国家元首的地位,他一心一意想加强帝国的中央权力,削弱诸侯权力欧洲列强为了各自国家利益,也插手德意志内部的斗争。他们的介入,使德意志问题更加复杂化,德意志内部的矛盾扩大为国际纠纷,使宗教的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流血冲突……这场战争不仅是宗教冲突的延续,更是各国之间权力斗争的缩影。它揭示了宗教、政治和经济利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战争的结束更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节19世纪后期的资本主义列强

第三节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调节

第四节早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与冲突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国君主“扩疆拓土的流血冲突”的战争事件和发生在德意志的原因。结合所学,从国际关系原则角度,概括战后“一个新的时代开始”的表现。
(2) 阅读材料二、参考书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一章的目录,结合所学,围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编写章标题和章节目录。(要求:时空逻辑清晰,表述涵盖史实,包含四个子目)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近代欧洲法律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而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与中华法系一样,属于世俗法系。为什么这两个法系至近代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愈来愈兴盛呢?学术界对此讨论了几十年,大体观点认为,英美法系的基础虽然是封建社会的法律,但其通过持续的、不间断的、渐进式的改革,使原来封建社会的法律,逐步和平演变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并在英国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过程当中,被推向世界各地。而大陆法系的基础罗马法,虽然是古代社会的法律,但它是希腊罗马商品经济社会之上的法律,与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相通的,因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可以发展成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并推广到全世界。

——摘编自何勤华、王静《中华法系盛衰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法律体系推广至全世界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所言,“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但是,民法法典化的本质正是政治运动,始于18世纪晚期的欧洲法典化潮流无不服务于各种政治目的。法国民法典成为法国革命的皇冠,巩固和实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等革命理念;意大利民法典直接促进了亚平宁半岛的统一;奥地利民法典迅速将奥匈联结整合,这些国家皆通过法制统一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摘编自张亮《世界史中的民法典与新中国民法典的编撰历程》

材料二   古代中西立法过程对照表(部分)

时间

公元前927年

公元前380年

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126~前104年

公元前1世纪

公元528年

公元529年

公元533年

公元582年

公元637年

公元654年

中国

周穆王时,吕侯制《吕刑》魏国:李悝著《法经》

《春秋决狱》成书

汉经义释律,科令制度形成

唐《贞观律》颁行

唐《永徽律疏》公布

外国

希腊:来库古立法

罗马:万民法产生

罗马:帝国建立,皇帝(奥古斯都)敕令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

拜占庭:查士丁尼命法学家特立波尼安编纂法典

东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编成

东罗马:查士丁尼公布第二次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

东罗马:《查士丁尼新律》完成

——摘编自王宏治《从中西立法过程比较<唐律>与<民法大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民法法典化潮流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西法制建设的异同。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