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班积极响应学校“做中学”的课改要求,在讲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
(1) 到了“接案环节”,请你判断下列案件类型并对案件进行归类,交给民事、行政、刑事审判庭(序号填写在对应法庭图示下方横线上)。

①国家工作人员梁某,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②小明在学校食堂打饭时不排队,想插队早点打饭。

③田某在观看足球比赛时,因不满某球队的表现,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④某品牌方诉赵某制造、销售自己品牌的服装。

⑤某初中生多次在校外用刀具威胁小学生索要钱物。

⑥某城管队员以占道经营为由扣押进城农民的水果,在农民缴纳罚款后依旧数日不返还水果,造成农民水果腐烂。该农民将城管队员告上法庭。

图一法庭:

图二法庭:

(2) 结合案例分别说明法庭“接案”的理由。
(3) 结合案例分别说明法庭不“接案”的理由。
【考点】
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 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每当AI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产业,都会迎来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引发法律界的争鸣。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案释法】

林女士发现一家运营“AI视频换脸”的公司擅自将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网红或明星的肖像视频上传到该公司的微信小程序里。用户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将自己的脸换到这些视频中,生成新的视频内容。林女士认为该公司未经授权使用她的视频,侵犯了她的权利,将该公司诉至法院。依据《民法典》关于公民肖像权的规定,南京市江北新区法院判决该公司侵权,向林女士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合计3000元。该案的判决对于AI应用领域的维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生活中除了AI换脸,还有AI侵犯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等相关案件也时有发生,甚至还有利用AI来进行高额诈骗等等情况。AI侵权案件仍旧屡禁不止,如何减少AI侵权案件的发生,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

【以案促法】

AI侵权案件时有发生,关于AI领域的立法呼声越来越高涨。去年7月,我国颁布了全球首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门立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针对AI应用引发的问题做出了制度安排: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对于使用者的数据信息等应尽到保护义务,同时不得生成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对于由AI生成的内容应当进行显著的标识,保障使用者的知情权;公民在使用AI生成内容时也不得超出法律和道德的范围……一系列的规定,终于为AI应用划定了边界。司法机关在处理AI侵权案件时,更加有理有据,也为每一位公民在维护自己权益时增添了一重法律保障。

(1) 有人认为AI侵权案件仍旧屡禁不止是因为违法的代价太轻,因此对于此类案件都应当用更严厉的刑罚来加以惩戒。请你依据“以案释法”中的内容,用所学法律知识来对该观点进行剖析。
(2) 请你结合“以案促法”的相关内容,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知识,分析我国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门立法的时代价值。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