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校八年级同学对我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

材料一   1840年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三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1) 根据材料一,列举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并说明签订该条约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你如何理解“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4)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选取除范例外任意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可参照范例。)

参考范例:观点:民族危机的加剧促使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论述: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发动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综上所述:民族危机的加剧,使得中国人民开始从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考点】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1)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这一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作)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认为中国国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康有为提出的强国的具体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在此之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

——摘编自张海鹏《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辛亥革命产生的历史意义。
综合题 普通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材料二   可是追本溯源,维新派的言论也只是师承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原君》篇中所揭露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荼毒天下”之类内容而有所深化,并结合了刚刚传入中国不久的某些宣扬西方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言论加以糅合的产物。同时,甲午战败之后,基于朝野有识之士对亡国灭种惨祸可能来临的忧患意识,“变法自强”的爱国主义思想就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但是其中大部分思想不切实际或过于激进,很难为一般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主要有:……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四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维新派指导思想的组成部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及其意义?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