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根据材料,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有学者将中华文明史放到全球视野下考察,对中国古代史进行了如下的阶段划分。
中华文明的奠基期
第一阶段
邦国并立时期
文明曙光初现
第二阶段
夏商西周
文明中心产生和发展
第三阶段
春秋战国
文明突破
——摘编自周国林《全球视野下中华文明演进的阶段划分与道路选择》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阶段,并结合所学先秦史知识进行说明。
材料一 诸子百家言论摘编
言论
出处
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 · 尚贤上》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孟子 ·公孙丑上》
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荀子 ·王制》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显学》
材料二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 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夫德者 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 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 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
材料一 国野制度就是从商周国家结构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城乡关系和阶级关系。“国”就是城、都,“野”就是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统治者通过“国”“野”的空间区分,来实现国家治理。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楚国“书土田”等赋税改革扩大了诸侯的税源、兵源,客观上消解了国野的界限,国人、野人的社会身份与责任趋于统一。
——摘编自胡新生《西周春秋时期的国野制与部族国家形态》
材料二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虽以分封制为主,但国君对所分封的卿大夫的管理比周天子对诸侯国的管理更加严密,特别是卿大夫已经直接管理受封的采邑。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渐次摒弃了分封制,取而代之的是郡(或县)乡里制,各级机构的主要官员由君主派员担任,执行中央政令,接受君主监督,其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一元化体系。
——摘编自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
材料一 根据历史记载,夏朝政权的中心范围是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或者说河南中部这一带。这个区域也发现了很多考古学上的“文化”,最有名的就是二里头文化。很多人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朝的,但也有些人不太同意,说二里头文化可能是商朝早期一些人或者是史前时代另外一些人留下来的。这里有争议,主要因为没有发现能够辨认的文字,如果有文字就可以说明问题。
夏朝后面就是商朝。商朝没有问题了,它有文字——甲骨文,它的遗址也被发现,它的各种青铜器、墓葬都有发现。可以看一下夏和商的区别:夏中心区的位置比较靠西,而商的中心区比较靠东。历史上记载商朝由东方来的一批人建立,整个位置比较偏东,以后的周朝又比较偏西。中国古代文明中心有一个东西摇摆的过程,中国古代政权的战争也好,争夺也罢,在很长时间里也是东西对打而不是南北对打,和后来不太一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与特征》
材料二
六国
秦国
铜陶器物群演变
连续性
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墓葬等级序列
多阶层、小间隔
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
都城形态
分内外城,外城有居民区、工商业区
城内多数面积为宫殿、宗庙、官署
城址等级序列
国都以下逐级递减
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货币
形态和铭文多样化
统一的“半两”钱
——摘编自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