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悟“荷”的思想之美

洞庭可采莲(节选)

方欣来

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初秋的黄昏,不知谁那么一挥手,把多彩的云撒满了天空。风清如银,夕阳染红了漫无边际的芦苇,空气中混合着草木、莲蓬与泥土的气息。我走在湖中的一条小路上,在湖水斑斓的宁静里,想起这首古老的《江南》。

②我第一次读这首汉乐府,就想到洞庭湖的某个地方。有莲,有鱼,有水,有芦苇,有村落,有木船,有采莲的人。

③莲的原产地在哪里,一直有争议。但至少在7000年前,东方这片土地上,就有了莲藕,开出了第一朵莲花。而出现在文字中,较早的有《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中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莲不仅仅是植物,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意象、一种美。

④这些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洞庭湖。我走过湿地、岛礁、码头、滩涂,走过湖边的村庄、小巷、河流、芦苇荡。在洞庭之野,荷花到处都是。当秋风漫过洞庭湖平原的时候,甩开芳草掩映的小径,拐过一个屋角,或者挑一个好天气,驾一条小船,驶向湖汊、荒岛,总能遇见几处野生荷花。开花的,尚未开花的,直立于水边,摇曳于风中,似乎彼此之间有一个约定,它们正在等待你的到来。若赶上莲蓬熟了,可以随手摘下。

⑤我打小生活在洞庭湖边,知道有一大片野生荷花在君山团湖。我每年都要去那里,像是去看望一个隐居的故人。那片野生荷花,面积达到5000多亩,是亚洲面积最大的野生荷花景区之一。它一望无际,超越了我的目光和想象,如此盛大、辽阔和壮观,恍若八百里洞庭的一个花圃。它是安放在洞庭之野的一面镜子,在长江与大湖之间,圆如满月,亮如冰雪,照天空,照山水,照古老的岳州,也照岳阳楼的忧乐。

⑥最近又去了一次。阳光下,进入广场,穿过荫翳蔽日的竹丛、蝉声鸣唱的柳林、开白花和红花的紫薇,再过一座石拱桥,就到了湖边。

⑦游人陆续赶来,船摆在湖边,一大溜,有木船,也有汽艇。我照例选了一只木船。我喜欢木头,那种刷过桐油的木头,风里来雨里去,有阳光的味道,又有风雨的味道,还有湖水和荷的味道。撑船的师傅40岁出头,手里的长竹篙轻轻一点,木船慢慢动起来。无边无际的荷花扑面而来,慢慢向我身后遁去。

⑧A荷密密匝匝,挺直腰杆,像看不到边的森林,花朵高举在绿叶之上,像点亮的灯盏,照耀着湖水和天空。莲蓬多不胜数,歪着的、斜着的、立着的、垂着的,用千姿百态打量着周围的事物,看一眼感到特别亲切。

⑨这里的莲蓬可以随意采摘,却很少看到有人伸手,任由它们在阳光和风雨中慢慢老去。一粒粒莲子脱离母腹,掉落到淤泥中,复制一株莲的成长经历。

⑩天蓝得不能再蓝,映在水里,成为另一面天空。荷影、木船,还有我,就在天上移动。感觉像是坐着一趟慢车,走在水的公路上,两旁依次退去的不再是山峦、村庄、田野和河流,而是一株一株的荷,一片一片清凉的荷叶。偶尔钻出一两只野鸭,它们蹦跳,拍打翅膀,把头潜入水里,快速抽出来,甩着水花。见到船来,不惊不惧,直到船头快要挨到它们了,才挥动双脚,踩着水面向前蹿去,瞬间不见了踪影。

⑪想起有年夜晚,单位在这里举行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沿着湖漫步。月色清朗,笼盖了望不到边的荷花。月光下的荷,披着纱衣,像浸染在薄雾中的远山。跟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如出一辙。

⑫在一处浅水边,我弯腰握住一朵荷花,轻轻拉到眼前。B我感觉到手的清凉和潮湿,像握着一把月光,我听到了荷的呼吸,轻轻的,细细的。很快,这样的呼吸越来越多,来自近处、远处、不近不远处,逐渐把我包围。除了这呼吸声,我还听到了很多声音。水流的声音,鱼游动的声音,水鸟的鸣唱,萤火虫划破月色的清响……这是自然的交响,它不属于谁,只属于洞庭。

⑬我没听过荷拔节的声音,想来,它们拔节的声音应该更加耐听。先是其中的一株,啪的一声,长高了一节,随后是另一株,然后是数不清的啪啪的响声。每一声都像一声呐喊,昂扬,奋进,生机勃发,带着生命成长的渴望。

《人民日报》( 2024年09月21日 )

(1) 请填写合适的不重复的动词,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儿时荷——广场荷——水边荷——声中

(2) 本文在叙事中,将景物写得颇有韵味。请从AB两句中选择一句,选择你熟悉或擅长的欣赏角度进行赏析。

我选择句,我的欣赏:

(3) 本文在叙事过程中善于引用古诗文,例如第一段引用《江南》,第三段又引用《诗经》和《楚辞》的原文。请你结合这些引用的原文,说一说引用这些古诗文的妙处。
(4) 当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认为作者想要抒发什么情感?有同学说是抒发对荷的喜爱,也有人认为表达的是对自然的赞颂。你的想法又是什么呢?清结合原文写下自己的感悟。
【考点】
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文学类作品阅读。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①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

③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④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⑦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⑧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⑨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嘛!”

⑩“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⑪“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⑫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⑬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⑭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⑮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她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⑯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⑰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⑱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⑲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⑳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㉑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有删改)

(1) 读完这篇文章,小语和小文就文章的情感内容进行了讨论,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参与他们的对话。

小语:文章的第⑤~⑮段集中写顾客们的小故事,分别是裁缝店男女顾客试衣服,①和一个小姑娘惦念她的花衬衣这三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们对生活的爱和对美的追求。

小文:是的,看到这些文字也让我的心情随之起伏波动,你看,其中⑮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从“不知所措”“慢吞吞”“挪”“飞快跑掉”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小姑娘此时的心情是②(词语)的。

小语:同时,我发现这篇散文在写顾客故事的同时,也兼顾了店主,即作者一家人。作者一家人③和④这两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淳朴善良、心怀仁惠,也是可敬可爱。

小文:但文中店主一家又写到“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这句话与他们可敬可爱是否矛盾呢?

小语:我觉得作者这是写干裁缝这一行的体验,从“干什么不都得麻烦辛苦吗?”又可看出作者把它升华为对人生劳作的哲理思考。

小文:这番思考让我们也明白了店主为何仍然坚守做裁缝,那是因为⑤

(2) 老师说:声音可以再现画面,声音可以传情达意。小语和小文结合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对文中第③段划线句进行重音朗读设计,请你帮帮他们进行重音朗读设计,并说明设计理由。

知识卡片:重音是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重音常常落在有并列关系之处,有对比关系之处,有转折关系之处,有递进关系之处,有强调意味之处,有修辞手法运用之处等。

语句摘录

 

朗读设计说明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

强调意味

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并列意味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一日的春光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波、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婘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慰安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一一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且喜天气晴明”

一一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一一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睛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波、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国,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一一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地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到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噘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作者:冰心。有删改)

(1) 作者详细写了九十天等候中的哪几件事?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2) 找出文中一处关键语句,谈谈你从中体会到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3) 与课文《荷叶・母亲》一样,这篇文章的语言也体现了清新、细腻的特点,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给青蛙的大海

[日本]山下春雄

阿和有一条心爱的浴巾,这条浴巾突然不见了。

今天,妈妈把浴巾洗了洗。刚刚晾好,一阵大风刮来,浴巾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梦乡哩。这条浴巾虽然有些磨破的地方,但它却是阿和心爱的蓝浴巾。

“蓝浴巾一定是飞到森林那边去了,等雨停了咱们一起去找找看。”妈妈说道。

阿和没有午睡,她的眼泪和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阿和和妈妈匆匆忙忙地向森林走去,寻找那条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

森林离阿和的家不太远。森林里的地面上有个被大雨冲成的“小水塘”,水中映出了蔚蓝的天空。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闪闪发光。这些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掉在“小水塘”里。其实,这“小水塘”并不是真正的小水塘,而是被雨水浇湿的浴巾,是阿和要寻找的心爱的蓝浴巾。

“啊,我看见蓝浴巾了!”

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

“别出声!”妈妈说道。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

“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它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俯视着这被雨水浇湿并积满水的蓝浴巾。

“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来了青蛙哥哥。青蛙哥哥看着蓝浴巾,对青蛙弟弟说:“这是大海吧。爸爸说过,海是蓝色的,还很大!”

“这真的是大海吗?海面上是浮着船只的呀!”青蛙弟弟的话音刚落,一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一只船似的浮在水面上。

“啊,是大海,这是我们的大海!”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玩了一阵,它们又把小棍做成钓鱼竿,在大海里钓起鱼来。

我想钓鱼,我想钓鱼,

我想钓一条大鱼。

这鱼比船大,

这鱼比海大。

呱一一呱——呱——

两只小青蛙一边唱着一边挥舞着钓鱼竿。

“嘻嘻嘻!”阿和看见这番景象不禁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一条头部成三角形的长蛇,吐着红红的长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大海靠近。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

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下来,潜入水底。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深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大海。两只小青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它们好像在梦里说:

“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好的,浴巾没有了, 但阿和照样能睡觉。”妈妈对着阿和的耳朵轻轻地说道。

“放心吧,小青蛙,这大海送给你们了!”说着,阿和拉着妈妈的手大步地走出了森林。

森林黑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选自《秋巫婆的树叶信》,野藤译)

(1) [幻想之脉]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 [幻想之眼]

童话写道:“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请根据上下文推测,并简述理由。

(3) [幻想之趣]

童话中青蛙钓鱼时所唱的歌谣富有童趣,请作赏析。

(4) [幻想之蕴]

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品味下面句子,结合童话内容,探究阿和这一行为的意义。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