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黑夜里的小灯笼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萤火虫时的情景。那是数年前的一个下午,在某个果园的山上,我看见一只艳丽的甲虫,正在草丛中拼命向高处爬。在最高处,它突然弹开鞘翅,甩出了半透明的柔软翅膀,飞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它有着漆黑的甲壳橙红的背板,细长的触角。就像一个戴着红色头盔的武士,它背后不时扇动的翅膀,便看起来更像一个神话中的角色。

我顾不得身边的东西,像着了迷一样,跟着它跑,凭着直觉追踪着天空中的那一个点。终于,在它笨重地降落时,我赶到了它的附近。几乎所有甲虫,在结束飞行时,都重重地下坠一下。这个艳丽的小东西也不例外,它像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栽落到草地上。我得以细细打量它。老实说,它躲在红色盔甲下、灵活地伸来伸去的头,贼亮的眼睛,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晚,我翻阅有关昆虫的书籍,为它验明正身。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萤火虫,而且,算是萤火虫中比较好看的,叫窗萤。我略感惊异,没想到萤火虫会如此漂亮。因为过去从书上看到的萤火虫都长得比较朴素,一副不起眼的样子。

后来,我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再看到窗萤。在山中的夜晚,我时常看到星星点点的萤光,在风中时上时下,却很难把它们抓到手中,只能猜想它们的样子。

有一次郊游,在农家小院,看到一只小灯笼冉冉上升,又突然下降,最后停在农家的窗台上。我跟过去,看到的是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感觉它的灯笼,比它自己身体的实际大小还要大得多。虽然没有窗萤漂亮,但它的荧光却相当迷人。

说到萤光,萤火虫的发光很有意思。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发光车间,依靠有限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作用,高效率地产出萤光。

一只萤火虫成虫,能照亮周围的一小块黑暗。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能把一座夜色里的山峦装点成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的奇观,多次被萤火虫爱好者观察到。天啊,那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1) 作者初次看到的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细细打量后,又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印象?在文中找出来。
(2) 短文的题目是“黑夜里的小灯笼”,“小灯笼”指的是。作者称之为“小灯笼”的原因是
(3) “验明正身”在文中的意思是,作者给“它”“验明正身”的原因是
(4) 萤火虫为什么会有“荧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萤火虫是夜间飞行,为了照亮飞行的路。 B. 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 C. 萤火虫边飞行,边从嘴里发射出光束。 D. 萤火虫飞行时,它的身体自带一种发光的东西,就像我们的手电筒。
(5) 读文中加点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考点】
散文阅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ㅤㅤ①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有个普遍的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手机和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ㅤㅤ②这样的孩子,见闻广____(搏 博),却缺乏深入思考的____(奈 耐)心,知识虽多却认识肤浅,反应敏捷却欠缺推敲思索。

ㅤㅤ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坐在屏____(幕 暮)前就可以____(豪 毫)不费力地获得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ㅤㅤ④大家可能读过《西游记》这本书,也可能看过关于《西游记》的影片、漫画书。两相比较,在读书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神奇的语言文字之美。至于影片和漫画,虽然也会带给人们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ㅤㅤ⑤如果把阅读书籍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屏幕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虽然同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ㅤㅤ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虽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希望大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 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瞬间——

(3) 第二自然段中的“这样的孩子”,其优点是、知识多、反应敏捷,其不足是缺乏、认识肤浅、欠缺推敲思索。
(4) 作者把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把屏幕前的观赏比喻成
(5) 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就不同。如果想了解儿童不喜欢阅读书籍的原因,应该重点阅读第自然段。读后可知,儿童不喜欢阅读书籍的原因是:
(6) 选择:本文的观点是(    ) A. 静下心来读书的孩子愈来愈少了。 B. 希望孩子们走进书里去。 C. 影片和漫画带给人们艺术享受。 D. 现代科技使阅读变得更加快捷。
(7) 小浩沉迷于看电视,不爱读书,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他。

小浩,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课外阅读。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坚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读音,打“√”。
(2) 第3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3) “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4) 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课外阅读。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到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一座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会有烈士墓啊?”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养伤,他们一边帮乡亲们干活,一边向乡亲们宣传革命思想。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欢杜鹃花,说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他们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场景,看见了战士们宣传革命思想时的样子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一片红霞,像一团一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那么生机勃勃。它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走向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它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中。

(有删改)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在短文中的意思。

①漫山遍野:

②点缀:

(2) 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做题。

①“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他们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这两句话描写了场面,属于场面描写中的描写。请你发挥想象,对其中一个八路军战士进行点的描写:

②“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一片红霞,像一团一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那么生机勃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杜鹃花的。这句话是对所有杜鹃花的面的描写,请想象一下,选择其中一朵杜鹃花进行点的描写:

(3) 请写出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4) 短文中有三种人都借杜鹃花寄托了他们的不同思想感情,请仔细体会后填空。

①八路军伤病员把杜鹃花看作

②老爷爷往烈士墓前放杜鹃花,表达了

③作者爱杜鹃花是因为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