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亥革命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民族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说: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

——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广州起义到惠州起义,中国民众对孙中山领导发动武装起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戊戌政变后数年,革命之论渐昌。1903年,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章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1905年,孙文至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创立《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所做的准备。

材料三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许多报纸以监督政府为己任,议论时政得失,如《民国新闻》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各种政党、社团纷纷成立,1912年10月,仅在民政部登记的团体就有85个,包括政治团体22个。由于“社会对政治兴味非常亢进”,政法学校和大学法科学生猛增,“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

——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对政治持什么态度?分析这一态度产生的原因。
【考点】
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辛亥革命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民族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说: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

——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广州起义到惠州起义,中国民众对孙中山领导发动武装起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戊戌政变后数年,革命之论渐昌。1903年,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章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1905年,孙文至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创立《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所做的准备。

材料三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许多报纸以监督政府为己任,议论时政得失,如《民国新闻》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各种政党、社团纷纷成立,1912年10月,仅在民政部登记的团体就有85个,包括政治团体22个。由于“社会对政治兴味非常亢进”,政法学校和大学法科学生猛增,“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

——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对政治持什么态度?分析这一态度产生的原因。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