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义无反顾地举起革命的旗帜,发动了辛亥革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

材料二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材料三   1911年黄花岗起义充分展现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同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各省纷纷响应。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根据材料一写出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理想。
(2) 材料二中“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写出一点即可)
(4) “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有人选武汉,有人选南京、还有选广州的。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三说说你的理由。
【考点】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 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构想共和】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的一次谈话

【缔造共和】

材料二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维护共和】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 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用什么主义来改造中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首义的地点在哪里?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 材料三出自孙中山颁布的哪一文献?从材料可以看出,它体现了哪些进步主张?
(4) 材料四中孙中山为什么称袁世凯为“民贼”?他是如何“戮此民贼”的?
(5) 综合上述材料,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

材料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孙中山下令:将“大人”“老爷”等称呼,一律改为官称或同志,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1912年

民国政府下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

1912年

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规定成年男子自法令颁布之日起,20天内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

1912年1月2日

南京临时政府发表《告友邦书》,其中提到“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1912年1月

临时政府设立“实业部”、推行奖励实业等措施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教师参考用书整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写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的名称。
(2)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同意哪个观点?请选取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说出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