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构想共和】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的一次谈话

【缔造共和】

材料二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维护共和】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 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用什么主义来改造中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首义的地点在哪里?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 材料三出自孙中山颁布的哪一文献?从材料可以看出,它体现了哪些进步主张?
(4) 材料四中孙中山为什么称袁世凯为“民贼”?他是如何“戮此民贼”的?
(5) 综合上述材料,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考点】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

材料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孙中山下令:将“大人”“老爷”等称呼,一律改为官称或同志,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1912年

民国政府下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

1912年

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规定成年男子自法令颁布之日起,20天内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

1912年1月2日

南京临时政府发表《告友邦书》,其中提到“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1912年1月

临时政府设立“实业部”、推行奖励实业等措施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教师参考用书整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写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的名称。
(2)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同意哪个观点?请选取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说出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能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又有说欧米(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

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摘编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 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什么与以往不同的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 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