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8世纪末,民族主义诞生于西欧和北美,之后便通过强调个人的民族认同或民族身份以及民族与国家结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对现实的认知乃至道德的组织形式。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推动建立和建构民族国家,并且在民族国家的政治架构中体现其包容性、确立所有的社会成员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和主权自治的核心原则。这样的民族主义原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赋予具有民族认同感的大众个体以一种尊严感,促使大众个体不仅确立起自己的民族认同或身份,并将自己的民族认同上升至国家认同,乃至使自己成为民族国家的主人。近代西欧各国以及美国均因强烈的民族情感而激发出充分的经济活力,以致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能不断提升而形成崛起之势。随着西方的崛起和扩张,亚非拉地区渐次陷入被西方殖民化的过程。
——摘编自叶江《西方民族主义研究现状及历史当议》
材料二 民族主义无疑是近代中国最具感召力和最富社会动员力量的思潮之一。自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民族威望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的精英阶层和民众逐渐意识到,只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才能与西方列强相抗衡,挽救民族危亡,重树民族威望,实现国家的独立与富强,民族主义勃然兴起。作为对西方入侵的直接反应,中国民族主义既是近代初期中西方关系逆转的结果,同时又对近代中西方关系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立新《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近代中西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