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寒晖,人民艺术家,与冼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1925年,张寒晖在北平国立艺专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1936年夏,张寒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恋。他利用家乡独特的地方戏——定县秧歌中凄惨的“大悲调”,结合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进行谱曲,创作了震撼人心的歌曲《松花江上》,一经面世,即被疯狂传唱。之后,在陕西省委接应下,他进入陕甘宁边区。从陇东民歌《磨炒面》的曲调中得到灵感,1945年他填词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曲子清新明快,歌词生动活泼。该歌曲后改为表演唱,并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在前线慰问时,受到了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摘编自延安日报《张寒晖:人民艺术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寒晖音乐创作成就突出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艺术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意义。
【考点】
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中共文艺政策与抗战歌曲】

材料一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一条革命的“战线”。在中共文艺政策的指导下,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战士和普通百姓都热衷于唱抗战民歌。他们常常将太行山民歌在歌词内容与演唱形式上进行改造。如《我送哥哥上前线》《当不了英雄别登门》《送郎去参军》《送青年们去参军》《哥哥扛上了机关枪》《参军曲》等生动再现了全民动员积极参军的情景。

——摘编自杨丽琴《抗战歌曲的历史记忆——以太行山抗战民歌为考察对象》

材料二   文化抗战的组织形式,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在音乐抗战领域,中共领导的音乐界抗战活动开始自“九一八”事变后。进步音乐界人士创作了大批抗战歌曲。全面抗战后,进步音乐界创作了大批反映抗战、鼓动群众的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等,提振了抗日士气,坚定了抗战决心。其中《义勇军进行曲》《黄河颂》等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千千万万爱国人士为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而献身。

——摘自王继平、罗雅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战歌曲创作的主要特征。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共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在河北阜平成立。到1940年,边区征收的税种,除了村合理负担、救国公粮、田赋之外,还有工商营业税、烟酒税、印花税、田房契税、出入口税等,难以满足战争形势下财政支出急速扩大的需求。

晋察冀边区政府于1941年开始在边区境内推行统累税,即将各种税种合并征收,并减少了征收次数,但在边区复杂的租佃关系之下统累税征收产生了一些问题。1942年的统累税在税则上做了较大的修改,标准亩进一步适当做了下调;财产和收入分开计算;降低累进率。实行统累税的最初两年,贫农和中农的统累税负担比较重,因此在随后的减租减息中,边区政府比较强调反对地主的经济剥削,维护农民利益。到减租减息深入开展之后,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边区政府也开始注意到地主的诉求,努力平衡地主与农民的利益,地主也逐渐接受了统累税负担和减租减息政策。1943年的统累税减轻了低地租土地的土地税。一直到抗战结束,晋察冀边区的统累税在各阶层之间的负担情形有了较好的改观。

——摘编自周祖文《统一累进税与减租减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政府、地主与农民——以晋察冀边区为中心的考察》

(1) 根据材料,归纳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税制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税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山西太原农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1938年

四月二十日(5月19日)

晚间传述,今日午前红、日两军在黄楼沟口外开战,红军用枪击毙日兵三名。众闻日军受伤,莫不喜欢,可见众恨日军之甚矣。

四月二十七日(5月26日)

近日红、日两军不闻有开战之处,惟闻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入风峪中,每日不断。

七月初一日(7月27日)

太原县公署(日军扶植的伪政权)知事武克恭所用之属员,君子少而小人多,由是横征厚敛。警务局长张继德,往往没收村民财物,惹怒红军,乃于上月下峪、风峪中之红军将警务局长张继德在古寨村捆绑上山……县公署及在县常驻日军亦无法挽救。

1939年

二月二十七日(4月16日)

传言:昨日清源高白镇之红军邀截日军之运输汽车两辆,捆去日军三名……

三月二十七日(5月16日)

“攻剿”红军之县政府日军,集合清原县城、晋祠镇堡、太原县城之处之日军五六百名,昨晚上山……不见一个红军……日军大肆搜寻,毫无踪影,惟将杜里坪、杏坪两村之房舍,并所存之粮全行烧毁,其牛、驴、马匹收牵而去,猪、羊、鸡用刀杀毙。所有衣物等件均被日军劫掠。……

——据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整理

(注:日记中红军即八路军。括号中日期为日记标注者所加阳历日期)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在红军(八路军)沦陷区民众、日本侵略者中任选两个群体,概括其行为,并根据所选群体说明当时抗战的形势。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