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36年不同经营面积的农户纯收入数据表(以四地177家农户为调查数据来源)
经营面积 | 户均纯收入/元 | 亩均纯收入/元 | 每劳动单位纯收入/元 |
5亩未满 | 122.659 | 30.912 | 50.051 |
5—10亩 | 174.243 | 23.551 | 66.691 |
10—15亩 | 251.573 | 21.065 | 77.407 |
15—20亩 | 372.934 | 22.269 | 87.680 |
20—25亩 | 397.193 | 17.596 | 103.880 |
25—30亩 | 563.780 | 21.240 | 129.562 |
30—35亩 | 535.235 | 16.264 | 125.446 |
35—40亩 | 517.680 | 13.916 | 97.089 |
40亩以上 | 736.175 | 13.007 | 120.290 |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当时,大、中、小型机械已经进入农户家,农户主要经营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也开始进入农户的经营领域。从1979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人均占有土地状况大大改善;农户拥有先进机械的比例大大提高,传统生产工具占比不断降低。2009年至今,家庭经营性收入异军突起,进城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农户生产或经营方式都高度市场化。——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勇亮《农户经营方式转型研究—三大历史时点的比较与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