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疆域在清朝中期最终定型,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版图”意味着土地和户籍人口,土地即为有形的疆域空间;户籍人口则是一个政权维持下去的统治基础,即:士农工商四民阶层。……从积累性统一的角度看,汉唐宋元明诸朝代已经解决了对大约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内(有形的空间界限是长城)的农耕区疆域的有效控制以及通过意识形态、君相关系和中央地方关系上的制度创新推动了士阶层内部整合的问题。那么,清朝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有两个:一是对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外的农牧混杂区疆域的有效控制;二是推动士农工商四民阶层的整合。如此在有形的疆域及无形的社会整合两个层次上最终奠定版图。

——摘编自税光华《单元间的整合与深度教学——以“清朝版图的奠定”为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唐朝和清朝疆域图,指出清朝疆域在西南和东北地区拓展的依据。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关于“清朝版图奠定”的观点。
【考点】
隋朝的兴亡; 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西方世界而言,1648年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订立而成为一个标志性年份,瑞典和勃兰登堡首次以界石的形式作为国界的标志,西方国际秩序由此奠定。和约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与此相比,同年发生于东亚世界的一个事件似乎微不足道:这年二月,清廷颁《时宪历》于朝鲜,九月,朝鲜国王派人赴京“学《时宪历》算法”,随后于国内一直沿用此历。不过,从东亚世界的内在逻辑看,它却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奉正朔”(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恰恰是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特征。

——摘编自李云泉《朝贡与条约之间: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的并存与兼容》

材料二   清代,中国主要面对的是西方各国,迎接的是与中国历代王朝都迥然不同的国际环境。《尼布楚条约》仅仅比《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晚了41年,康熙派遣了宫中两名耶稣会传教士徐日昇和张诚充当翻译,参与中俄和谈。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的观念转变。但也有学者认为清朝边界观念是基于中国传统“天下主义”而存在的。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

——摘编自李晨哲《全球史视野下的法国传教士与康熙朝中外交流》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2)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二中清朝处理对外关系方式的变化,并从东亚国际秩序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1年,康熙帝发布上谕:“从古行兵,未有不预操练者……今春秋二季,令八旗官兵集于宽敞平原之地,排列阵势。鸣锣进退,以熟操练。”当时,噶尔丹强盛,沙俄勾结噶尔丹侵扰北部边疆。康熙帝在打败噶尔丹之后,为不动兵刃降服蒙古各部,决定设置一个展示八旗官兵实力的平台。经过两次勘察之后,康熙帝将这一地址选在处于三省交界地带的承德木兰一带,遂决定设置木兰围场。围场自康熙皇帝设置以后就有规制,常年驻兵并派员管理,“木兰围场栅界驻八旗,一营统五卡伦,八旗按方位部署,分守其境。”

——摘编白关青云《清代木兰围场设置原因考》

材料二   1689年,康熙皇帝北巡塞外,在围场北部的库尔奇勒河行宫正式批准《中俄尼布楚条约》。乾隆皇帝在围场伊绵峪接见了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一行。木兰秋狝活动还带动了清朝皇室在这一区域的满蒙联姻和各民族生活上的互动,康雍乾时期,满蒙联姻273次,嫁与蒙古的皇家女246人,娶蒙古女27人。木兰秋狝活动汇聚了大量满、蒙、汉等各民族随行人员。乾隆之时,从猎蒙古王公多至百余旗。

——摘编自张红《清代木兰围场社会变迁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木兰围场设置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层是大一统王朝直接治理的郡县;

第二层是通过册封、羁縻、土司等制度间接统治的边疆地区;

第三层是关系或远或近的朝贡国;

最后一层则是化外之地,即四周尚未开化的蛮夷。

严格来说,所谓天下,指的是前三层。

……在战国时代,天下只是方圆三千里的九州;而到了汉代,天下则成为包含夷狄在内、方圆万里的帝国辽阔之疆域……(明朝)一度在越南设立州县……

——据许纪霖《家国天下》改编

材料二   中国政府对“公法”的认知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命运。

①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七月初一)


②中华民国对日宣战书(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朝鲜为我大清属国,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识……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成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材料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使中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论断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天下”观念的特点。结合史实,简述明朝在第三层空间的经略状况。
(2) 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文件①②中所指的“公法”。在文件①②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应史实,阐述“公法”与近代中国命运的互动关系。
(3) 根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