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我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1) 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其中①③分别是指哪两个国家?请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2) 材料二中大唐公主指谁?分析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当时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3)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西藏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考点】
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鉴真与玄奘;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阅读材料一,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这一“成熟办法”运用的史实。

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城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两件唐文化“兼收并蓄”“泽被东西”的具体史实,并指出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共同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下图

(3)写出材料三示意图中的空白处政权,并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和平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战争是支流;“和”是民心所向,是民族发展的主流,是繁荣昌盛的保障;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4)总结材料四的主要观点,并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两个具体史实说明观点。

综合题 普通
2.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期,七年级1班同学以“我心目中的隋唐”为主题开展如下活动。

【工程篇】

材料一 如图是一座城市的平面图。

       

【制度篇】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交流篇】

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民族篇】

材料四 唐朝……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形成了民族关系的新格局。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总结篇】

(1) 材料一是哪座城市的平面图?
(2) “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制度正式确立?结合材料,说说隋朝在选官标准上与魏晋时期有什么不同?
(3) 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4) 唐朝实行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具体表现是什么?(举一例即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5) 通过上述活动,你心目中的隋唐社会是怎样的?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