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就政治制度而言,宋代改制基本方向在散、在弱。一面是相权衰弱,军、民、财职权三分,较唐代低落得多。宋代设有三省,门下、尚书两省移在皇宫外面,故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和枢密院同称“两府”。另一面是中央集权,把财富、兵力集中到中央,地方则日趋贫弱。宋代地方最高一级称“路”,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以转运使为最重要,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宋代“明之为州,虽非都会,乃海道辐凑之地。故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句丽,商舶往来,物货丰衍。”北宋元丰年间200000余户,1000000余人,及至南宋淳祐年间250000余户,1300000余人。政府设市舶司“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各国商人、使者、传教士等纷至沓来,大批使团商人云集,涌现了香料、胡椒、珍珠、象牙、犀角、人参等各色舶来品,成为宋代明州与海外交往的重要见证。
——摘编自陈高华《宋元时期的明州(庆元)港》